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通用版

人气:403 ℃/2023-12-19 16:58:50

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七年级上册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二、海洋与陆地

⒈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⒉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⒊大洲分界点: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乌乌里大黑土)

⒋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 — 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三、天气与气候

1.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

气候是长期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

2.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反之。

⒊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海洋吸热和放热能力没有陆地强)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⒋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①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

②降水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

⒌世界的气候

①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寒带气候

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②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四、居民与聚落

(一)人口与人种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等环境恶劣地区

⒉世界三大人种特点

白种人:欧洲、西亚、北非、美洲、大洋洲

黄种人:亚洲、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黑种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西北部

(二)语言和宗教

1. 语言: 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 宗教

⒈三大宗教

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目前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产生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五、发展与合作

1.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 ---200多个

面积居世界前3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10个)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2.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亚、新西兰例外 --- 在大洋洲)— “北”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 “南”

“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上的商谈。

“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南北之差”—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别。

3.联合国

总部:美国纽约

5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

4.世界贸易组织

总部:瑞士日内瓦,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

七年级下册

一、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自然环境

1.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邻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⒌亚洲地形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⒍河流分布特点: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⒎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二) 人文环境

1.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二、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一) 日本

1.组成:日本群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琉球群岛

⒉经济特点: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加工——出口

⒊工业区集中分布区: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

⒋文化为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大和民族

(二)东南亚

1.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马六甲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印度洋——太平洋,亚洲——大洋洲的重要通道。

3.农业

水稻(泰国、越南、缅甸)

橡胶(泰国)

棕油(马来西亚)

椰子(印度尼西亚)

蕉麻(菲律宾)

泰胶菲麻印尼椰

4.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5.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三) 印度

1.世界人口第二大国

世界文明古国: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之一

2.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棉花,茶,黄麻

(四)俄罗斯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

三、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一)中东

1.‘三洲五海’之地。

三洲指亚、欧、非洲,五海中的里海是个湖泊,两个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和土耳其海峡),一个运河(苏伊士运河)。

中东范围包括西亚(除阿富汗)和北非的埃及。

2.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资源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

(二) 欧洲西部

1.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和黑海,西临大西洋,比斯开湾,北海

2.北部山地(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中部平原(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南部山地(阿尔卑斯山)

3.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三)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大部分位于热带。

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

2.该地大多国家为“单一商品经济”

⒊世界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最大裂谷——东非大裂谷。

(四) 澳大利亚

⒈澳大利亚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⒉澳大利亚称“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四、西半球的国家

(一)美国

1.地形以平原为主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西部:科迪勒拉山系

中部:平原

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

⒉河流和湖泊: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

⒊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⒋主要农产品:小麦、大豆、玉米。

⒌城市

纽约: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

芝加哥:美国中部工业中心

圣弗朗西斯科:著名的电子工业中心硅谷

洛杉矶:著名的影视中心好莱坞

休斯顿:墨西哥湾沿岸的航天、石油工业中心。

(二) 巴西

1.位置:西半球和南半球;南美洲的东部,东临大西洋。

2.首都:巴西利亚。

3.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

4.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5.河流:——亚马孙河

6.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7.巴西人民的民间娱乐项目为桑巴舞

语言——葡萄牙语。

8.巴西有“咖啡王国”之称

五、极地地区

(一)南极地区

1.地理位置:南极圈以南的南极大陆和周围的海洋合成南极大陆

2.地形以高原为主

3.气候特征——干燥、严寒。有“冰雪高原”之称;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的“白色沙漠”。

⒋代表动物:企鹅

⒌我国先后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

(二)北极地区

1.位置: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绝大部分,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最部和诸多岛屿

2.特征: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白令海峡

3.极点:极点是北,沿经线其余方向为男,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

4、代表动物:北极熊5、考察:建立了黄河站

八年级上册

一、从世界看中国

(一)辽阔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①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

②我国的邻国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印尼、不丹,南部缅、老、越。)

③我国领土最北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

最南是海南的曾母暗沙

最东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最西是帕米尔高原

④ 临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从北到南)

我国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

⑤我国的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我国的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

我国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①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三级:省、县、乡

我国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②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③各省行政区域及简称

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众多的人口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东多西少。

2.人口东多西少,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三)多民族的大家庭

1.民族构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

2.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局,交错杂居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

(一)地势和地形

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呈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⒉我国主要山脉

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⒊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我国的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河流与湖泊

⒈主要河流走向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

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⒉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

呈巨大“几”字型

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注入渤海

5.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

流经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注入东海,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上游:源头——湖北宜昌;中游到江西湖口;下游至入海口

三.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却人均不足

(二)土地资源

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

(三)水资源

1.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

因此进行了“南水北调”

四、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交通运输网

⒈我国的铁路干线

(1)东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2)南北:京哈线;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3)青藏铁路

2.交通枢纽: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成都等经过的铁路线

(二) 工业的分布

沿铁路线,江河和沿海分布

沪宁杭(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辽中南(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京津唐(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八年级下册

一、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

①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③青藏地区: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2.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

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

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㈠北方地区:

1.位置:渤海、黄海以西

秦岭、淮河以北

大兴安岭以东

2.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湿润、半湿润。

3.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

油料作物:花生

糖料作物:甜菜

㈡南方地区:

1.位置 东海以西

南海以北

青藏高原以东

秦岭、淮河以南

⒉粮食作物:水稻

油料作物:油菜

糖料作物:甘蔗

(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㈠西北地区:

1.位置:大兴安岭以西

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㈡青藏地区:

1.位置: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⒉主要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六、认识省级区域

(一)北京

1.地理位置: 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

2.北京是国我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的城市

(二)台湾

1.位置: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与福建省相望

(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位置:我国西北边陲

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是国我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⒉自然环境:

地形:三山夹两盆,阿尔金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

河流:内流河为主,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⒊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高梁;

七、认识省内区域

(一)珠江三角洲

1.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⒉经济特点:

(1)外向型经济

(2)发展的的利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②海陆交通运输便利;

③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

(二)西双版纳

1.位置:位于云南省的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

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八、认识跨省区域

(一)黄土高原

1位置:东起太行山

西至乌鞘岭

南至秦岭

北抵长城

跨越了晋、陕、甘、宁四省区。

(二)长江沿岸地区

1.位置: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长达3000多千米;


以上就是为大家总结的地理知识点啦,作者好辛苦整理出来的,麻烦点个赞和关注吧,求求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