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妈妈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在高三儿子的百日誓师大会上,她用信件的方式告诉孩子自己患了癌症,孩子在阅读信件时不断流泪。
▲患癌妈妈发布的视频截图
对于为什么要在高考前告诉孩子这个心碎的消息,妈妈解释道:
“这次考不好还有下一次,而我不知道癌症晚期的我还能活多久,如果我到生命终结的那天才让他知道我觉得太残忍了,那样他会因为某次跟我顶嘴了而心碎,也会因为哪天没听我的话而懊恼,我不想他在我离开以后生活在负疚跟遗憾中。”
妈妈的行为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有网友感到自责:“我第一时间想的居然是为什么要在高考前告诉,我内心居然已经觉得高考>家人了。”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个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只有高考一件事,重要到其他所有事情都要为高考让步的程度。
也有网友回忆起了自己一生的遗憾:
实际上,“是否将罹患癌症的消息告诉孩子”“父母的健康和孩子的未来哪一个更重要”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道难题。
早在2017年,《纽约邮报》就报道了一位喜剧演员Pamela Ross,直到母亲垂死时才知道真相、只来得及见母亲最后一面的新闻,她表示:
我真希望我早知道,这样我就能在他们面临如此困难的事情时,给我的父母提供情绪支持。如果我早知道的话,我会放下所有事情,马上赶回康涅狄格州,但这也是他们没有告诉我的原因,他们不希望我的生活被打断。
不希望孩子的生活被打断,不希望孩子被自己拖累,似乎是全世界父母的共同想法。除了高考,孩子一生似乎都有非常多重要的阶段需要度过,期末考试、升学考试、毕业论文、事业上升期......
但,善意的谎言,不应该成为一生的遗憾。
Part.1
“怕孩子心理承受不了”
父母的顾虑有道理吗?
在视频的评论区,网友们的评论分为两派,一派从父母的角度出发,认为应以孩子的未来优先,一派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认为没有什么比自己的亲人更加重要。
害怕影响孩子的未来,其隐藏原因其实是“怕他心理承受不了”,这是绝大多数父母隐瞒病情的理由,父母的担忧确实存在一定依据,特别是在未成年子女面前。
有学者对“患病者对未成年子女隐瞒”的现象进行过研究。研究表明,癌症诊断对于患者的未成年子女而言确实是一种预期之外的创伤事件,父母罹患癌症的未成年人其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同龄人。
然而,研究还发现,“隐瞒病情”对于患者本身而言,弊远远大于利。
为了“保护”未成年子女,患者需要花费精力调节自己的情绪,勉强自己去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长期的身心超负荷压力会对其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怕孩子心理承受不了,却造成了自己的身心俱疲。
因此医护人员往往会协助患者选择告诉孩子的策略,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孩子,在保证告知真实性的情况下,尽量告知治疗的积极信息。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且处于升学阶段的孩子,在患者病情稳定的前提下,可选择延迟告知的策略。对于情感和心理相对成熟的孩子而言,应选择全部告知模式。
因此,并不是不告知,而是选择恰当的告知策略。
在学者进行的研究中,一位乳腺癌的患者在确诊后的两个月才将真相告诉了自己10岁的孩子,然而孩子的反应让她如释重负:“我原以为孩子知道我的病情后,会出现一些过激的悲伤行为,但孩子的表现比我预期的要好,情绪还算稳定。”孩子表示:“妈,你不用担心我,我会好好学习的,你自己好好治病就行了。”
孩子语言与行为上的良好表现,让患者感到心灵上的慰藉,是促使患者积极治疗的重要力量。如果孩子在得知真相后出现了创伤应激,也是父母和孩子应当共同克服的问题。
Part.2
报喜不报忧?
被亲人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不仅仅是癌症,在评论区中,也有网友表示:自己不是小孩了,但父母对自己同样也是大病小病一起瞒。
▲知乎上关于父母隐瞒病情的提问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曾经对1158名受访青年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4%的受访青年会对家人“报喜不报忧”。当“报喜不报忧”的主角变成父母时,年轻人们才意识到:不能接受。
影视剧里常常聚焦于“要不要把父母罹患癌症的消息告诉他们本人”,这是个医学专业问题,叫做“告知坏消息”,在“告知坏消息”面前,患者个人的意愿是最重要的。
在“是否应该告诉父母/孩子自己的病情?”这个问题上,对方的意愿也是最重要的。
父母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或者影响孩子的事业,然而对于孩子而言——
就像父母不觉得孩子生病是给自己添麻烦一样,孩子也并不觉得父母生病是给自己添麻烦。告知真相带来的或许是尊重、信任和安全感。
更何况,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能够对父母的病情提供一些建议、为父母接受医疗诊断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当父母面临生活中的难关时,被父母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
对于身在异乡的年轻人而言,如何及时了解父母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动态?
有网友建议,多和父母去聊天、见面,保证彼此之间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的顺畅,尽量不要给父母造成自己很忙的假象,即使真正很忙也需要留出一些时间给家人。
当沟通有限时,“报喜不报忧”就会发生,只有沟通频繁了,关于“坏消息”的沟通才可能顺畅且自然而然。
参考文献:
[1]曾庆威,唐丽,赵玉,戴锦珍,李泽楷,吕启圆. 癌症患者告知未成年子女疾病诊断过程体验的质性研究[J]. 军事护理,2023,40(01):23-26.
[2]孙山,杨哲. 异乡生活 74.0%受访青年会对家人“报喜不报忧”[N]. 中国青年报,2022-01-14(003).
[3]宁晓红. 家人查出癌症我该怎么告诉他?[J]. 抗癌之窗,2016,(05):70-71.
[4]My mom was dying of cancer and didn’t tell me.https://nypost.com/2017/07/17/my-mom-was-dying-of-cancer-and-didnt-tell-me/
(来源:学堂在线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