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一家石油公司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开盘就触及涨停,市值暴涨1.2万亿RMB,总市值高达13.16万亿RMB,成功超越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相当于9个茅台。
在此之前,利雅得交易所所有股票加起来只有5000亿美元市值,这起IPO直接让交易所的股票市值扩大了370%。这家公司就是世界上最大,拥有最多陆地和海洋油田的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这家公司的发展史,也可以看作沙特的发家史和美沙关系的发展史。
意外惊喜
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红海和波斯湾之间,总面积225万平方公里,人口3617万,首都利雅得。因为国土超过1/3都是沙漠,所以早期阿拉伯人只在沿海地区建立过一些家族式的部落。直到7世纪,伊斯兰教兴起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才让阿拉伯人开始走出国门。
这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在13世纪毁于蒙古人之手,阿拉伯半岛再次陷入混乱,本地的阿拉伯人不断内讧加上奥斯曼人的侵略,持续打了几百年仗。直到20世纪初,阿卜杜勒·阿齐兹(伊本·沙特)才重新统一阿拉伯半岛,1926年成为沙特阿拉伯的国王。这时的沙特放眼望去全是漫天飞舞,一片荒芜的黄沙,此情此景很难和后世挥金如土的土豪有所联系。
1927年,英沙签订《吉达条约》,英国正式承认沙特独立。在进入20世纪以后,因为工业的迅猛发展和汽车销量的猛增,西方国家对于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多,为了在中东地区拿个先手,英国从战败的奥斯曼手中获得了土耳其石油公司,这家公司把控着伊拉克的石油资源。加上在伊朗的英波石油公司,英国在中东地区占尽了先机。
美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缺少大英的“文化底蕴”,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一直极其微弱,甚至连个大使馆都没有。没办法,美国一方面让石油企业悄悄的进城,给沙特国王包了个大红包,拿下了沙特的石油勘探权,并且许诺找到石油利益共享,这家双方共同成立的“加州——阿拉伯标准石油公司”就是沙特阿美的前身。另一方面,美国利用一战后自身的地位给英国施压,要求英国分享在中东的部分权益。
最后,英、法、美、土四方石油公司签了一个《红线协定》,瓜分了从土耳其到沙特这一片广大区域的石油利益,到了1933年,美国又和英国瓜分了科威特的石油权益,并且和沙特签订了66年的石油开采协议,不过此时沙特依然像个不下蛋的母鸡,一滴油也没找到。
在沙漠里刨了十年沙子的美国人都要崩溃了,就在他们即将放弃的前一刻,1938年3月4日,美国工程师在沙特东部的沙漠里发现了石油,这片达曼油田是沙特的第一座油田,也是让沙特驶向致富高速的车钥匙。
鹰酱和狗大户
时间一晃就到了二战时期,战争使得石油需求暴增,美国封锁了日本的原油供应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加入盟国作战,这让美国在中东扩大影响力有了充足的理由。1944年,在战争即将结束之际发生了两件事,加州——阿拉伯石油公司正式更名为“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沙特阿美公司,同年,44个国家代表在美国确定了布林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二战结束后,沙特阿美的产油量一路狂飙,美沙关系也随着滚滚而来的钞票进入蜜月期。到了1947年,沙特每年能从沙特阿美分到1500万美元,这让穷了大半辈子的沙特王室彻底过了把土豪瘾,但人性的贪婪是无止境的,永远想要更多。趁着美国打破红线协定陷入僵局,沙特提出提高自己的利润分成,这个时间节点卡的非常好,让美国如鲠在喉十分难受,因为这时候又发生了另一件大事,中东战争爆发了。
从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开始,阿拉伯人和以色列爆发了四次中东战争,但因为美国偏袒以色列,阿拉伯国家输的很惨,这让美沙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1959年,伊朗巴列维国王宣布把石油公司国有化,这个举动让沙特看到了希望。
但此时中东石油基本全部都被西方把控,产油国自身没有任何议价权,尤其是西方国家为了自身利益不断打压石油价格,让产油国本身十分受伤。为了对抗这种状况,也为了拿回石油利益,1960年,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委内瑞拉五国决定共同成立一个组织来和西方石油公司对抗,这个组织就是欧佩克。美国这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这个组织的成立以后会给它带来多大的麻烦。
在布林顿森林体系建立以后,美元就成了世界货币,不过为了防止美国不讲武德滥印纸币,协议规定美国必须每印发35美元就对应1盎司的黄金储备,美国国库里黄金的多少决定了美国能印多少钞票。通过这个规则,美国印了很多美元流通到世界上,这些钱造就了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完成了战后重建,带来了战后世界经济繁荣。不过寄希望于美国讲武德,那明显是老拜登唱小曲——它不靠谱啊。
美国私底下有自己的小九九是因为世界各国恢复战后秩序都离不开美元和美国,美国拿纸币换回来了大量黄金,再通过这些黄金印更多的钞票,舒舒服服的割了十几年韭菜,美国国库的黄金曾经有8800吨之多,有了钞能力加持的美国决定趁机玩把大的,反正有全世界为我买单,悍然发动了越南战争。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美国一下被拖进了战争泥潭,每天花的钱都是天文数字,为了堵这个窟窿,美联储也不管什么挂不挂钩的问题了,开始了疯狂大撒币行为。
可问题是其他国家也不是傻子,这油门踩进油箱里的印钞速度让很多国家十分担心,美元信用体系一旦崩塌,那自己手里的美元可就真的变成纸了。于是法国率先打响了兑换黄金的第一枪,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了,其他国家纷纷要求用美元换黄金,眼瞅着自己要玩脱了的美国人干脆心一横,爷耍赖了。1971年8月,尼克松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明目张胆的开始摆烂。
可如此下去,失去了信用背书的美元迟早被各国抛弃,到那时美国将彻底完蛋。什么东西能取代黄金成为新的美元支撑品呢?——石油。那么谁在石油领域有着最高的话语权呢?——沙特。此时的沙特已经是鸟枪换炮,不仅建成了世界最长的输油管道,还相继发现了多个大型油田,成功坐上了最大产油国的宝座,这让沙特和美国的对话多了几分底气。
为了稳住沙特的情绪,美国一方面提高了每年支付给沙特的租赁费,另一方面逐步放松了沙特收购石油公司股份的管制。1973年,沙特成功购买了沙特阿美25%的股份。同年10月,出于对西方国家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支持以色列的行为,OPEC发起了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石油禁运,世界石油危机爆发了。
国际油价短时间内翻了四倍,让西方国家首次见识到了OPEC的威力。欧盟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中,各国罢工和抗议潮此起彼伏。美国最为当时最大的工业国自然首当其冲,甚至不得不限制汽车加油和加油站营业。这场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终结了二战后的经济繁荣景象,同时加速了石油美元体系的成立。
对于美国来说,此时没什么比维持美元地位更重要的事了,既然你想要沙特阿美的股权,总要拿出点东西来交换吧。就在石油危机爆发的同时,OPEC突然宣布,以后的石油贸易结算只能使用美元,这下美国终于不慌了。作为回报,1974年沙特再次购买了35%沙特阿美的股份,两年后,沙特阿美正式被沙特收归国有。
各自达成目的的沙特和美国进入了第二个蜜月期,双方心照不宣的维护着这一体系的稳定,即使海湾战争爆发,美国对萨达姆清算,沙特都没吱一声。在这之后,由于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石油贸易受损,沙特阿美进一步增强了在领域内的影响力,将产量提升至1000万桶/天的超级水平,日进斗金的沙特GDP几何式的往上窜。
这期间还发生了兔子和狗大户的趣闻,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查。到了2021年,人均GDP已经来到了2.35万美元,不过有钱的只是本地人,今天沙特依然有400多万外地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心怀鬼胎
当两个人关系好的时候,你放个屁都是香的。但闹掰了以后,你连呼吸都是错的。911事件发生后,沙特无辜躺枪,被美国人指着鼻子骂,沙某人哪能受得了这鸟气。双方开始重新审视各自关系,美国重提以前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什么不讲民主、独裁统治、不尊重人权这三板斧又挥了出来。与此同时美国加大了页岩油的技术研发和开采力度,把自身从石油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开始和沙特抢饭碗。
吵归吵,闹归闹,别拿石油开玩笑。吵到最后,美沙双方还是握手言和了,毕竟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这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只不过,在利益基础上建立的友谊并不是很牢靠。沙特的王位继承顺序一直按照传弟不传子,同母不继位的规则来继承,到了老萨勒曼这里已经是伊本·沙特的最后一个儿子了。按顺序下个王储应该是他的兄长纳伊夫的儿子,但在2017年,沙特突然宣布小萨勒曼取代小纳伊夫成为了新的王储。
这种篡权的行为再次引来了美国的指责,加上此前美国指责老萨勒曼滥杀无辜,这让沙特觉得美国在干涉沙特的内政。小萨勒曼上台后,清洗了前王储和其他王室成员并推出了意在摆脱过度依赖石油的“沙特远景2030”计划,这让美国产生了一些其他想法。2018年,卡舒吉案爆发,在国际上了引发了强烈的舆论关注。
随后的美国的大选中,拜登称呼沙特为“贱民国家”让沙特十分不爽,以至于后来小萨勒曼干脆给拜登吃了闭门羹,连电话都不接了。拜登直接破防,说要小萨勒曼对卡舒吉案负责,自己从不后悔称呼沙特为“贱民国家”。
再往后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这中间也因为阿拉伯之春爆发和国际油价走低导致双方从根本利益发生了变化,原本牢固的关系出现了裂痕,也为成为竞争对手的双方关系,今后何去何从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