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的结算ROI比较低:更高级的稳定,是拥有Plan

人气:315 ℃/2024-09-06 09:50:21

稳定,是躺着赚钱、躺赢或混吃等死?不!稳定,只是一种生活状态而不是生活方式,并不意味着安逸。“不要在奋斗的年龄选择安逸”,其真实内涵是:无论是否处于稳定的状态,年轻时候都应选择去奋斗。

在快速变迁的时代,我们并不能像以前一样获得绝对的稳定,只可能获得相对的稳定:即在短期内,的确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都是不稳定的;但在中长期,80%以上的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一、不存在绝对的稳定

稳定的工作是指:一份具有相对固定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及工作内容,且拥有稳定的薪酬,自己愿意且有能力长期为之效力的工作。从个人角度看,无论是朝九晚五、996或者长期性出差,当这种工作模式成为常态时,它就是相对稳定的;但从家庭看,一份无法长期兼顾家庭的工作,就都是不稳定的。

很难界定何种生活状态是最理想的,毕竟我们经常处于这样的矛盾中:到处漂泊或没日没夜工作的时候,会特别羡慕那些稳定的人;可真稳定了,又想着可以出去折腾下。但生活状态并非只有稳定与不稳定两个方向,中间状态是相对稳定,即在稳定中去折腾自己的未来与人生。

为何我们只能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技术革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时刻处于竞争的潮流中,不存在永远屹立不倒的企业,企业的不稳定性决定了个人需要具有更高的知识技能、更强的综合素质来“对冲”这种不稳定性,以比别人技高一筹的竞争优势来保持自己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稳定”不属于少数人

也许曾经,我们也鄙视过那些过早进入稳定生活状态的人,然而我们表面厌恶稳定,但内心真正担忧的是害怕稳定会失去自由,害怕稳定会陷入混吃等死的状态。甚至,我们会以为和自己一样追求不稳定的人还有很多,但事实是:根据幂律分布规律,可能80%以上的人群都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与生活。

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调查抽样数据显示,2017年,20-29岁人口抽样人数占当年全部抽样人数比例为15%。由于20-29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属于即将大学毕业、要迈入职场的人群,最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可初步假设这类人群是不稳定的,其余年龄段人群是稳定的状态,亦即约85%以上的人具有相对稳定的生活状态。

无论是否愿意承认,每个人最终都会走上相对稳定的生活之路,但这不是对现实的妥协,而是一种成熟,也是成长之后的归宿。犹如你不可能一直在水里游,迟早有上岸的一天。

三、职位的不稳定性:高处不胜寒

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职位的分布基本属于金字塔结构,即低阶职位是最多的,职位越高,对应的职位数量越少,亦即职位的稀缺性越来越大。但相对地,从低阶职位到高阶职位,其稳定性也越来越小,原因在于:高阶职位要体现其岗位价值,必须接受更具挑战力的绩效考核目标,并且公司容忍其失误或失败的概率也很小;在这条进阶之路,要么达成目标以更近一层楼,要么败下阵来以退位让贤,原地踏步并不能独善其身。这也意味着,要实现从低阶职位到高阶职位的突破,必须要从稳定走向不稳定,主动接受更高职位的挑战。

身在职场江湖,从来没有绝对的稳定。“一将功成万骨枯”对于职场而言可能略显夸张,但若想杀出重围,登上高峰,血拼总是少不了的,只是其中也充满了不确定性。或许,在一个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里,不退缩、不安逸,看势、求变、求新,即在舒适区中寻找一些“刺激”,是对相对稳定工作状态的一个较好解释。

四、稳定下的裂变

稳定,是为我们的前进步伐免去很多后顾之忧,让脚步、方向更坚定。但是稳定,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稳中求变”——即为了获取长久的稳定,需要拥有应对外界各种变化的足够能力。也就是网上说的,最高级的稳定,是拥有应变的能力。

选择了稳定,并非可以高枕无忧,可以一直过着“葛优躺”的生活。相反,环境的不断变化持续冲击着稳定状态,这要求我们至少要具有一个“B计划”,以确保在稳定的状态被彻底击碎后,我们可以切换到另一条赛道上,重新开始稳定的生活。

拒绝在稳定中浑浑噩噩,厚积薄发,实现裂变式成长,或许是稳定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