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科普,可保命,求转发。
▼
上周,一位女主人带着一只全身多处出现类似荨麻疹肿块的狗就诊,据她说是打狂犬疫苗引发的过敏,不仅全身性发红水肿,还呕吐拉稀,所幸还没发展成过敏性休克。
问诊过程里,我了解,这位主人收养了好几只流浪犬,带来的这只是最早收养的,陪伴了她很久。
在医院工作,经常会遇到救助人带流浪猫狗来做检查、治疗,这位是我比较欣赏的类型,有乐观的心态,比较理智科学的观念,与周遭相处,并没有“我救助所以我比别人更高尚”的气势,就像大多数宠物主人那样与我交流,相比起让天下人知道她做着有爱心的善事,更希望的是得到养宠知识。
比如,她告诉我前一段去某家医院给狗狗做完狂犬疫苗后,引发过敏,问这样的风险是否属于正常范围?
非常理性的提问,是我喜闻乐见的,就算耽误吃饭喝水,也在所不惜。
▼
我首先讲给她听:这些红肿荨麻疹过敏症状主要是因为身体释放的Histamine(组织胺)造成的,并造成组织液从微细血管渗出,同时刺激神经末梢引起搔痒。这的确是注射疫苗存在的风险,但非常难得一见,换句话说,这只狗狗有中彩票的“运气”。
为了避免一些可能产生的认知隐患,我补充:但绝不代表打疫苗是错误的……
我还没说完,乐观明理的她就抢过话:我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啊!有人吃饭时噎死了,那大家就不要吃饭了;有人走路被车撞了,那我们就不要走路了;开车的出车祸,那谁都不要开车了……
换我打断她:对的对的,是这个道理,但不用比喻得如此惨烈。
我俩都笑了。
跟明白人讲话,就是简单。
接着,她又提问:因为我养狗时间长了,不少犬友会问我一些专业问题,比如:上次打的是八联,这次打五联的可以吗?我上次打五联,这次可以打十三联吗……
那天,关于疫苗,我们聊了挺多内容,不如今日一次性科普一二。
▼
疫苗分核心疫苗Core Vaccines与非核心疫苗Non-Core Vaccines。就像买车子的标配和选配一样。但哪些疫苗属于核心疫苗,哪些属于非核心疫苗,每个国家的规定不同。
世界小动物兽医学会WSAVA (The World Small Animal Veterinary Association)发展出了一套适用于全球犬猫疫苗的施打指南。
指南中指出狗的三种“核心疫苗”分别是:犬瘟热病毒(CDV即犬瘟)、犬第二型小病毒(CPV-2即细小病毒)、犬腺病毒(CAV指犬传染性肝炎);猫的三种“核心疫苗”为:猫小病毒(FPV即猫瘟,也称猫泛白血球减少症)、猫卡里西病毒(FCV,猫上呼吸道症候群的作乱病毒之一),及猫第一型疱疹病毒(FHV-1,猫上呼吸道症候群的作乱病毒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一个指南,依照不同国家的传染病流行率,会有不同,但以上所提犬猫的各三种病毒,都应该包含在内。比如在德国的犬核心疫苗就加入了勾端螺旋体以及狂犬病。
遗憾的是,我一直没有找到中国大陆地区关于犬猫核心疫苗的相关规定。
不知道是没有规定,还是有其他原因。若没有规定,那就看宠物医院购买的是哪家公司的疫苗了。
在此必须提醒主人,尽量施打正规医院的疫苗,不要为了省小钱,摊上“后果很严重”。
而且,打完疫苗后要多留意毛小孩的状况,出现异样,尽快就医。
▼
还有特别要强调的是:不管几联,最少三联一定是要有的,也就是上面所提犬猫的三种核心疫苗都必须要注射的。
最后,要提一提的是:幼犬幼猫身上会带着妈妈给的所谓“移行抗体”,在“移行抗体”仍旺盛时,可能会影响核心疫苗的效力。因此,不要不要不要太早给幼犬幼猫注射疫苗!
常遇见这样的情况:明明不到两个月的猫犬,主人说从卖主那里接回家时已经打完两针了。
我只能说,有些不良繁殖者为了缩减幼犬幼猫的饲养成本,为了赶紧卖出去,就提早打预防针,甚至根本没打,但谎称疫苗做好了,这就是出现“星期狗”的最大祸端。
基本上,预防针应该在8~9周龄才开始注射;每隔三到四周补强一次;至14~16周龄约能完成最早的免疫注射。
再说一次:过早施打疫苗,会因为母体“移行抗体”而影响“核心疫苗”的效力!
后果如何,不再赘言。
爱心妈妈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
看着她的背影,我不禁感慨:如果每一位主人都有“用科学为爱心保驾护航”的意识,不幸的毛娃子就会少很多了。
而有科学养宠理念的人多了,无知的人,自然少了。
▼
一句话科普
应读者要求,谈谈狂犬病的症状:
狂犬病症状通常有三个阶段,当然,你不一定每个症状都会看到,有时每个症状时期也会重叠。
前躯期(兴奋期):这时期动物通常性格改变,有的原本脾气不好的狗开始对人异常有好,或有的对主人变得毫无感情;有的出现怪食癖,如吃土、咬草、咬木头等,这些异常表现如不细心观察,很难发现。另外,对疼痛、声音、光线等外界刺激敏感;可能因为幻觉而有异常行为,比如追捕不存在的物品。
狂燥期:过了兴奋期就进入狂燥期,开始出现流哈喇子,因为动物舌下神经及舌咽神经麻痺影响吞咽功能,而唾液里含有大量狂犬病毒。并且由于喉头神经麻痺而出发出异常沙哑嘶吼声;此时已不能辨认生人和熟人,而表现出攻击人的疯狂状态;恐水状态也在此时期发生。
除了狂燥期时的狂犬病叫容易诊断外,其余阶段都很困难。
麻痺期:此时期动物可能出现目光呆滞、体干四肢瘫痪的情况,之后由于呼吸肌肉麻痺引起呼吸困难而死亡。
狂犬病无法在病狗生前确诊,唯一的办法是死后做病理学解剖。由于狂犬病感染力强且死亡率几乎100%,因此在德国只要兽医师怀疑某动物疑似狂犬病,便能呼叫公职兽医师进行隔离并安乐,主人不得有任何异议。
所以,那些不经过病理学解剖就“确诊”狂犬病的言行,是不负责任的。
搜索微信号BT20161107
关注变态兽医日记
阅读不一样的宠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