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观察类综艺节目,观察类综艺的节目模式演变-以我们结婚了为例

人气:475 ℃/2024-08-18 15:42:24

喜欢我不要忘记点击“关注”,您的支持与分享,是我最大的写作动力!

文丨汲影说

编辑丨汲影说

观察类综艺(观察类真人秀)是指在真人秀节目的固有节目模式上添加了第二现场的综艺节目类型。即“观察 综艺”。

作为真人秀节目衍生类型,具有真人秀的审美特征与其独特的“观察特征”。由于在原本的真人秀节目形式上,添加了演播室的棚内摄制,从而产生出两个乃至更多的观看的现场场域。真人秀摄制素材被提供给演播室的主持人与观察嘉宾,形成第一现场;演播室中的观察嘉宾对第一现场的真人秀事件,进行评论、补充、分析等从而形成第二现场。

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大众文化文本,可以将观众的审美情感投射在真人秀节目的建构中,所以,制作团队会让参演嘉宾表现日常的生活常态,最大程度的不干预被摄者的行为表达,还原“真实”。

而观察类综艺独有的第二现场视角下可以为观众与第一现场构建更紧密的联系,使得真人秀的“真实”特征更加凸显,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赋予这场电视仪式新时代的意义。

观察类综艺的发展历程

2008年日本NTV电视台推出的《改变人生的一分钟深刻谈话》是最早尝试“真人秀 观察”双重视角模式的节目。随后,韩国MBC电视台开播的明星真人秀《我们结婚了》也采用“真人秀 演播室”的节目形式,掀起收视热潮。

随后推出《同床异梦-你是我的命运》、《全职未干预视角》《新职员诞生记》《妻子的味道》等观察类综艺,逐渐发展出相对成熟的节目模式。国内的首档观察类综艺是由湖南卫视于2018年推出的《我家那小子》,再现当代男青年的独居生活,围绕当代年轻人的婚恋观展开热烈讨论。湖南卫视的“我家那”系列外,湖南卫视《恋梦空间》、芒果TV《妻子的浪漫旅行》、腾讯视频《心动的信号》等观察类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登场。

2019年年初,湖南卫视的《我家那闺女》播出第一期后,便取得新浪微博日更的网民热搜排行榜第一名的好成绩,引爆全网热度,轻易地在国内电视台以及网络平台的收视统计中拔得头筹。

经历了十年的节目形式发展,观察类综艺节目模式逐渐成熟。“一个空间”变为“两个现场”,通过两个叠加式的叙事模式,将两种空间维度被展示在同一时间维度上,产生看点的同时也增强了节目的思辨性。不同的节目主题通过观察类综艺展现了青年时尚文化与当代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博弈、交流、融合、发展。而这种融合关系和核心社会场域与集中表现在节目中的每一个地方。

目前国内外观察类综艺从参演者角度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真人秀节目以明星为叙事主体,作为第二现场的演播室由与被观察者有亲密关系的家庭成员和主持人(团队)组成,如《我家那小子》《女儿们的恋爱》等节目;二是以“素人”为叙事主体,作为第二现场的演播室由与被观察者无亲密关系的明星嘉宾构成,如《心动的信号》与《全职干预视角》等节目。

无论是何种嘉宾设置,第二现场嘉宾代替观众做出讨论,且常常带出独特的情感观以及话题性,又让观众多了一些窥探嘉宾的看点,满足了观众的“窥私欲”,同时使节目有了更多可被再讨论的空间。观众可以跟随着电视荧屏“一边观看,一边思考”,最大程度地促使观众的参与体验。

在观看中我们能看到多种文化的矛盾冲突,能看到各自的价值观进行碰撞。

观察类综艺为这种价值观念的传播提供了渠道。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是源于观察类综艺的多层次、多角度信息建构过程。第一现场的纪实拍摄资料为第一层的信息解码,展现被摄者真实的生活状态,满足观众对于他人的窥私欲,通过电视节目所构建的仪式,产生审美幻象。

聆听演播室第二现场的话题交涉与观点争锋是第二层的信息解码,观众可以换位思考,引发认同之后会推动参与节目互动过程,而此时的互动行为是第三层信息解码,微博上搜索节目话题、播放平台发布弹幕、个人社交平台分享,表达观点。

《我们结婚了》的节目模式发展与分析

《我们结婚了》是韩国MBC电视台推出的一档明星假想结婚节目,最初MBC是为了2008年制作的一期新年节目特辑,一经播出,好评如潮。于是MBC电视台在3月16日正式推出该节目,直至2017年5月13日完结(宣称暂时停播)。

节目主要以“假想的夫妻生活”为节目主题设置,选择不同领域(演员、歌手、爱豆、艺术家等)的明星嘉宾组成新婚夫妇为节目特点,全职未干预视角的摄影记录手段,配合诙谐幽默的主持风格,建构出一个完整的明星体验,观众观察的真人秀节目。由于《我们结婚了》的主题别出心裁,社会议题紧跟年轻人,明星嘉宾的偶像文化加持使得这个节目掀起了观看的热潮。

以中国为例,新浪微博于17年推出一项新功能,拥有共同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形成的圈子,诞生的超级话题,俗称“超话”。

会根据粉丝活跃度以及发帖数进行日排行榜。《我们结婚了》超话粉丝量10多万人,4.5亿贴子阅读量。国内最大的社区百度贴吧里的“我们结婚了吧”截止到目前,粉丝30余万粉丝,发帖量280万条。夯实的粉丝群众基础、受众的年轻化与积极参与度侧面反映出《我们结婚了》的热度与众多的关注者。

节目放送期间,可以让观众看到明星最“真实”的婚姻体验生活状态与恋爱行为,由于夫妇双方的性格不同,会产生出不同的矛盾与笑点,增强了节目的趣味性。在节目制作团队会根据节目主题邀请出演的明星嘉宾,正由于出演者大多来自当红偶像团体而使得“夫妇”在节目内外的互动均备受平台及观众的关注,这甚至成为了这档节目拥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2010年2月,优酷网与韩国MBC电视台达成交流合作,将《我们结婚了》的播放版权引入中国。并且在这一年情人节之际,两国视频平台表示为了庆祝中韩建交20周年纪念,MBC电视台特别与中国SMG公司一起制作了中国版《我们结婚了》的特辑节目。相关人员表示:“为纪念中韩建交周年而推进的实质性文化交流,《我们结婚了》打开了一个交流新渠道。

2013年,MBC电视台推出《我们结婚了世界篇》会将嘉宾的选择由韩国本土爱豆扩至由韩国爱豆和中国,日本等海外明星组成假想夫妇进行节目录制。分别在中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新马泰地区等41个国家和地区播出。

从开播至今,《我们结婚了》己经放送了五季的内容,节目制作团队都会进行改版和创新。《我们结婚了》节目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户外摄制、棚内摄制、以及嘉宾内心采访。这样可以最大化的展现嘉宾的生活状态,构造一种意义上的“真实”氛围。

《我们结婚了》最初放送之时,会邀请四对明星嘉宾组成夫妇,节目时长约为100分钟。《我们结婚了》在第一季时为每对夫妇设置了棚内录制,即户外拍摄结束后,会邀请嘉宾回到演播室与主持人一同观看己录制完成的夫妇二人的假想生活记录和独自采访的内心想法。棚内布置类似于会议桌,参演嘉宾分布在两侧。但最初这样的设置,并没有延续多久,2008年末,制作团队决定取消嘉宾棚内摄制,开始调整节目的板块。

第二季开始,制作团队调整了棚内录制环境,从会议室的观看体验调整为家庭客厅式的风格式棚内摄制环境,营造出家人般共同收看节目的参与感与其乐融融的氛围。棚内摄制嘉宾也从参演嘉宾调换成嘉宾的团队成员或者是亲友,还原未拍摄时的嘉宾生活事件。

增添节目的趣味性和真实性。第三季后期制作团队建造了“我结村”,构建一种社区文化氛围。可以让夫妇之间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构建起三对夫妇互动的叙事情节。这样观众们可以看到三对夫妇同吋出现从而展现出的有趣的交流。

2017年4月17日,MBC电视台方面表示"《我们结婚了》最终季确定将于5月6日播出最后一期节目。从2008年开播至完结,《我们结婚了》历经9年的放送时间,300多期节目。从开播到后期的低谷以及不断改版,从最初的明星体验真人秀综艺创新到观察类综艺模式的初步探索,《我们结婚了》作为观察类综艺节目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所以,笔者选择了《我们结婚了》为本次研宄的实证对象。

参考文献:

1.赵一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宄出版社,2006.

2.丹尼卡拉瓦罗,张卫东等译.文化理论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