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最近煮茶很火。
一大早,在朋友圈就看到有朋友在喫早茶。
壶里煮的,正是老白茶。
看来,不仅是煮茶很火,老白茶也很热门。昨儿和茶友们互动,聊到了喝老白茶的话题,一下子就引起了共鸣。
茶友说:“我最近在喝你的半生缘,真的太好喝了,可以泡,也可以煮。”
另一茶友,不明所以,啥叫半生缘?难道是张爱玲的那本书?
当然不是,这是2015年的秋寿眉饼,老茶了。一款茶走过了它的前半生,成了老白茶,这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趁着聊天的档口,茶友也吐露出自己的困扰——我不大懂得喝白茶饼。
这一句不大懂得喝白茶饼,让人觉得有些困惑。
白茶饼冲泡,和散茶冲泡,如出一辙,怎么会不知道怎么喝呢?
“我每次拿到白茶饼,就不知道怎么下手,圆圆的一饼茶,不知道从哪儿撬开。”
哦~原来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撬茶方法。
“有一次,强行撬了一块下来,拿盖碗泡了,结果太难喝了,又苦又涩的。”
……
听茶友分享的喝茶经历,仿佛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茶友的无奈。
其实,要喝白茶饼,难度并不大,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喝茶方式。而要懂得喝白茶饼,需掌握两个基本技能。一是懂得撬饼,二是知道正确冲泡方法。
《2》
先说撬茶。
我们要体会到茶饼的丰富滋味,少不了正确撬茶法。
若是撬茶手法不对,将会影响之后的冲泡。
比如,将老白茶撬成厚厚的块状,或者是撬成碎末状,都没法泡出好汤感。
这些撬茶的经验总结,都是村姑陈亲身经历过。
多数茶友再发刚开始喝白茶饼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正确撬开它,随便拿了茶刀,扎了个洞,就直接撬开了。
这种暴力的撬茶法,李麻花也经历过。
彼时,她刚开始喝茶饼,直接拿2014年的白露饼练手,拿了把茶针,就开始她的人生第一次撬茶。
因第一次喝茶饼,也不了解白茶饼的属性,她直接把茶饼撬成了块状。
厚厚的一块茶饼,要冲泡起来,难度不少。
并且,她还把自己撬的茶饼,寄给了朋友。这位朋友在收到一饼完整的茶,以及麻花撬的样品后,不淡定了。
“你给我的样,是这块饼的吗?”
“我撬遍了整块茶饼,也没找到一个部分和你给的样品是一样的。”
麻花听到后,郁闷万分,据理力争。最后,她抱着一块茶饼,去修炼撬茶技术了。
可怜了这饼茶,就要沦为麻花撬茶的试验品。
事实证明,多撬茶,还是有好处的。现如今,她的撬茶技术,可谓炉火纯青,轻松就能撬出薄片状。
是的,撬茶饼的精髓,就在于把茶饼撬成薄片状。
《3》
所谓的薄片状,就是撬下来的茶饼,是薄薄的一片,厚度参考薯片。
这一形态下,有利于白茶的冲泡。
薄片状,能让茶饼的滋味释放更均匀,不至于出现第一泡滋味特别淡,而后刻意坐杯,滋味又变得特别浓。
于新手而言,撬出薄片状,能为之后的冲泡,降低难度。
那么,要怎么才能撬出薄片状的茶呢?
首先,你要有一个好用的撬茶工具。
不管是茶针还是茶刀,只要你手里的工具好用,顺手,不会误伤自己,都可以。
茶刀不必过于精美,好用才是王道。
其次,要找到一个适合撬茶的角度。
庖丁解牛,首先要找到一个入手点,才能将茶饼完好地拆开。
通常,建议茶友们在茶饼的侧边,找一个蓬松的角度,刺入茶刀。
最后,平行刺入茶刀。
要撬出薄片状,还有一个要点——茶刀要和茶饼平行刺入,这样不会导致茶饼的叶片碎裂,从而能从最大程度上保证叶片的完整性,不影响之后的冲泡。
白茶在压制时,就好像是千层糕一样,一层一层叠在一起,平行刺入,就能一层一层地拆解开,不会导致叶片大量碎裂。
撬的太碎的白茶,在冲泡时,往往泡得浓烈又苦涩。
按照这三个步骤撬茶饼,要撬出薄片状,并不难。撬好茶,才能让冲泡变得更省心,省力,省事。
《4》
再说冲泡。
撬茶,根据我们个人的冲泡需求,称取相应的重量。
常见的饼茶冲泡比例:
110毫升左右的白瓷盖碗,搭配5克白茶饼。
如果是煮茶,注水300-400毫升,投茶2-2.5克。
至于玻璃杯冲泡老白茶,通常不建议,玻璃杯泡不出茶饼的精华,未免太过浪费。
喝茶饼时,撬茶的要点是喝多少,撬多少,不建议一次性将茶饼撬开。
茶饼撬太多,容易影响茶饼整体陈化。
一旦茶饼脱离了团队的环境,它的整体陈化效果,就拖了后腿。
曾经喝过一泡散落在茶饼边上的茶,这是每次撬茶后的残留,一次性撬太多茶,喝不完,扔了觉得可惜,就一直和茶饼包在一起。
等到冲泡后,才发现,这些散落在茶饼之外的茶,色香味各个方面都不如整饼茶的好喝。
入口,也很难感受到原本的醇厚风味,香气也淡了许多。
重新在整饼茶上撬了一泡,这才是老白茶该有风采,香气浓郁,汤感醇厚。
故而,不建议茶友们一次性撬太多茶,太浪费。
完成了基本的撬茶步骤,该如何实现冲泡?
以白瓷盖碗为例。
先提炼出盖碗冲泡的要点:100℃沸水、环壁注水、快出水。
分别来细说这三个的重要性。
沸水的存在价值,是让白茶饼的香气、滋味能够充分释放。
茶饼中的芳香物质,各有高低。
用沸水冲泡后,才能让更高沸点的物质释放,如此,我们闻到的香气,才是最丰富的。
沸水泡白茶饼,感受到的香气,是最多元化的。
白茶压饼后的熟香,属于白茶本身的毫香,以及多年陈化后会出现的药香,每一种香气的细腻变化,在沸水之下,都能释放。
随着杯盖温度的降低,香气也在变化。
每一次揭盖闻香,都会有惊喜。
并且,用沸水冲泡白茶,茶汤的滋味释放,会有更充裕的空间。滋味逐步释放,醇厚、顺滑、柔和等特点,可被一一捕捉。
环壁注水,是村姑陈一直在文章中都会提到的字眼。
这是能确保白茶风味充足的重要冲泡方式,用环壁的方式注入沸水,可以让茶饼的每一个部位,都浸润在水中。
当茶饼和沸水充分接触后,叶片中的滋味物质逐步释放。
茶多糖、茶氨酸、果胶物质充分溶解到水中,自然会形成稠滑又清甜的汤感。
故而,为了能喝到最浓郁的汤水,建议大家使用环壁的方式,冲泡白茶饼。
快出水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出水速度快,可以避免泡出苦涩又浓烈的茶汤。
要是出水速度慢了,茶饼浸润在水中的时间过长,茶多酚、*********物质释放太多,茶汤将无法避免苦味和涩味的出现。
是以,泡好茶,掌握出水速度,必不可少。
《5》
用盖碗冲泡白茶饼,难度并不大。
第一步,先学会泡出薄片状的茶饼。
薄片状,能让茶饼的滋味释放,变得均匀,不必刻意坐杯。
第二步,熟练使用环壁注水和快出水的手法。
如此,要感受到白茶饼的风味,并非难事。
行文至此,您是否掌握了白茶饼的正确冲泡方法?若是您在平时喝茶时,有什么困惑,也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
想和村姑陈沟通更与关于白茶的故事,欢迎加入“小陈茶事村姑陈的白茶圈”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