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木
编辑|观星
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在寻求的几条出路中都失败了。1905年革命后德国并不希望直接干预波罗的海的事务,即使在一战时期,部分波罗的海德意志人加入了俄罗斯帝国和德国作战。
在一战结束后,德国战败,更不可能实行与波罗的海各省的合并。
而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却一直都忠诚于俄国政府,但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更喜欢无产阶级作为他们在波罗的海的代理人。
最后的赢家是波罗的海土著居民,他们在一战结束后独立了,他们废除了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等级特权组织。
一、海德意志人波罗的海德意志人也不可能在土著波罗的海人那里寻求到出路,他们只能选择流亡国外继续抗争。
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最后只能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德意志文化,他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通过教育保存自己的贵族遗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罗斯帝国的资源受到了难以承受的压力。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俄国失去了方向,一次大战所需的大规模动员进一步削弱了社会结构。
随着俄罗斯基础设施、通讯和行政服务的恶化、食物的的短缺变得越来越普遍,人民对俄国政府的不满导致了1917年2月专制政府的垮台。
1918年至1921年的俄国内战中,波罗的海德意志人组成了自己防御部队,并且在德意志帝国的志愿军一起建立德意志帝国的保护国或波罗的海德意志公国。
部分波罗的海德意志人组成了波罗的海军团,自愿在爱沙尼亚国家的指挥下与布尔斯维克作战。
战争最终的结果是独立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民族国家的成立,波罗的海德意志统治者成了这个国家的少数民族。
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新政府解散了波罗的海各省的骑士团体并颁发了没收令。这个政策导致了很多的波罗的海德意志人移居德国。
部分没有选择流亡的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他们勉强接受了作为少数民族的新身份,但这部分人只是很少一部分。
总之,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俄罗斯化政策的影响。
首先,在19世纪60年代是萨马林和席勒伦大辩论的高潮,他们可以说代表了俄国政府和波罗的海地方政府的立场。
在他们的背后是俄国的民族主义者和波罗的海顽固派,这次辩论主要围绕波罗的海特权地位的问题进行讨论,其结果和意义是为俄罗斯化政策做了舆论的宣传。
其次,亚历山大二世时期,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曾试图主动进行司法和地方自治的改革,但都是以失败告终,这也为之后的俄国政府俄罗斯化政策提供了道路。
最后,亚历山大二世在波罗的海地区实行的公文处理使用俄语的法令得以实施,但在宗教和教育的文化政策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
同时亚历山大二世时期对于农民的状况也有所改善,亚历山大二世在宗教上的公平感,以及它对利夫兰学校的赞助,都使得他得到了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喜爱。
19世纪末,俄国政府削弱了波罗的海省的行政自治权,清除了部分地方行政特权,以便将波罗的海制度与俄国其他地区统一起来。
这一时期的波罗的海改革削弱了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在地方自治中的影响,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影响。
二、俄罗斯化亚历山大三世时期,特别是19世纪80年代末,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受到了俄罗斯化政策的冲击,这一时期俄国政府把1864年的司法和警察制度引入了波罗的海地区。
同时在俄语在公文处理中的应用,教育改革和宗教改革中达到了极限,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特权地位也受到了极大的削弱。正是在这个时期,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转向了经济领域。
在农业技术的合理化经济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正是这时期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经济活动引来了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人的暴力革命。
也许是因为在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经济成就中,是剥削和牺牲人民的劳动中建立起来的。
在尼古拉二世时期,俄国政府放弃了文化俄罗斯化的政策,但十年后波罗的海地区爆发了1905年革命,这场革命对于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1905年革命到一战之间,俄国政府试图在波罗的海地区进行改革,其中就包括了农村教区改革、地方自治组织。
农民土地改革和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等级制度改革,但最终的改革还是以失败告终。
1905年革命之后,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开始为自己寻找出路,首先是建立德意志民族组织,其措施是通过其他地方向波罗的海地区移民。
其次是寻求德国的庇护,但德国政府碍于与俄国的关系,不便干涉。
最后,大多数的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继续选择忠诚于沙皇,随着一战的爆发和结束,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开始流亡欧美国家。
在利沃尼亚时代,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地方管理制度已经开始萌芽,而此时的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是以服役为条件获得土地,并且已经能够在领地上自治。
这是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出现的时期,而他们也作为了一支政治力量参与了地方自治代表会。
瑞典时代是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地方管理制度完善的时期,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不仅参与了地方管理,而且在地方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经验。
这为他们进入俄国服役做好了准备。彼得一世时期,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受到了俄国政府的重用,他们因为拥有技术和行政经验很快就担任俄国军队和文职的高级职位。
波罗的海德意志还在外交上得到了重用,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了俄国驻西欧的大使。
彼得一世时期确立了波罗的海省的特殊地位,与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确立了特权条约,这为此后的俄国沙皇定了一个基调。
三、贵族的特权地位宫廷政变时期是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特权地位得到顶峰的时期,特别是伊丽莎白女皇时期的贵族注册制度改革。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18世纪限制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女皇,而且还是一位德裔女皇。她在位时期,通过1775年省级改革和1785年《贵族御赐诏书》。
限制了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特权,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位女皇在省级改革和俄国贵族改革以波罗的海德意志地方管理和贵族制度为模板。
这就是18世纪后期俄国沙皇对于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政策,即吸收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先进的人才、技术和经验,同时有力图限制他们的特殊地位。
亚历山大一世时期是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最自由的时期,也是唯一一位在19世纪没有在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实施俄罗斯化政策的皇帝。
亚历山大一世非常支持在波罗的海地区进行农奴制改革,并且支持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在农业方面的创新,在波罗的海也支持教育的发展。
因此,在亚历山大一世时期,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积极的进行改革,巩固了自身的地位。尼古拉一世对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政策充满了矛盾性。
首先是批准了波罗的海省地方法律汇编,这让波罗的海德意志的统治奠定了法律基础。其次是批准了波罗的海土地改革方案,这个方案奠定了波罗的海的特殊地位。
也使得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巩固了自身的地位。但也是在尼古拉一世时期,俄国政府在语言、教育和宗教方面开始渗透到波罗的海地区。
总体来说,19世纪前期,俄国政府对于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态度是友好的,而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也在这一时期巩固了自身的地位。
19世纪前期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在波罗的海统治地位巩固有以下原因:一是俄国沙皇确认了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权利和特权。二是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主动解放了农民。
三是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为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人提供了基础教育,为上层的波罗的海德意志人提供了高质量的中等和高等教育。
亚历山大二世对于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是一种妥协的态度,在他统治的时期,波罗的海地区的改革并不是那么激烈,而且此时的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也是非常的活跃。
既与俄国斯拉夫主义者展开辩论,又主动进行改革。亚历山大二世虽然试图在波罗的海进行改革,但只是在语言法令上得到了执行。
亚历山大三世对波罗的海地区进行的俄罗斯化政策是最彻底的,他不仅要在波罗的海地区实行行政一体化,而且还要实行文化俄罗斯化政策,这对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是影响最大的。
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司法和警察制度向波罗的海地区推广,而且还向语言、文化和宗教方面进一步加深影响。
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失去了对农村警察、法院和农村社区的控制,保留了部分自治权和政治权利。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保留了波罗的海省路德教的权利和地方自治组织。
尼古拉二世对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态度是友好的,他停止了对波罗的海地区的文化方面俄罗斯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