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图书的种类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以一下吧。
1、儿童启蒙图书,即向儿童传授最基本、最简单、最实用的一般知识的读物。
如:《三字经》、《百家姓》、看图识字、识字卡片、智力开发等。
2、思想品德教育图书,即帮助儿童实现社会化过程,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图书。
3、科普图书,指传授、普及科学知识的图书。
如:《十万个为什么》等。
4、传播人类历史知识的图书。
如:《上下五千年》。
5、卡通图书。
如:《蜡笔小新》、《皮皮鲁和病菌老大》等。
6、文学读物(儿童文学读物)。
拓展小知识
儿童图书怎么挑选
1、儿童图书的选书标准和技巧一:听懂文字、看懂图画
儿童图书的选择,一定要让孩子听得懂文字、看得懂插图,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于0-2岁认知极其有限的幼儿,选书不做听得懂要求,童书选择以安全、可玩性为主,可以选择布书、纸板书,让孩子在玩耍中进行阅读。2-6岁的儿童选书主要以绘本为主,标准要考虑书中的词汇难度、主题深浅、情节难易、篇幅长短、插图示意、背景知识等,让孩子听得懂文字、看得懂插图,儿童唯有听得懂看得懂才会产生兴趣,进而喜欢阅读、重复阅读和坚持阅读。6-7岁儿童可以读桥梁书,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和识字量。8岁以后的孩子可以阅读文字书,内容跟随孩子的身心步伐,文字不能太生僻,内容不可太深奥,避免打击到刚建立起来的儿童阅读兴趣。
2、儿童图书的选书标准和技巧二:适合心理成长的书
适合儿童心理成长的书才能让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享受阅读乐趣的孩子才更容易爱上阅读,并成为终身阅读者。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态度比他读多少书更重要。因此给孩子选书的时候,一定要选适合儿童心理成长的书,才是符合儿童阅读兴趣的。根据权威儿童阅读指导机构的调查,儿童的阅读兴趣是随着年龄变化而有所变化的:2岁时喜欢调皮搞怪、趣味性强的故事;3岁喜欢动物故事;4岁喜欢神话、巫师、幽灵类的故事;5-6岁喜欢星星和月亮,喜欢做梦;7-8岁男孩子盼望长成大人,喜欢通过磨炼变成真正男子汉的故事。女孩则喜欢整洁、漂亮、过家家的故事;9-10岁开始,孩子们喜欢侦探、解密和神话故事;11-12岁的孩子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冒险精神,喜欢看探险故事、中长篇动物小说等。
3、儿童图书的选书标准和技巧三:促进儿童多元成长
给孩子选书,在给予基础的认知学习外,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独有的人格体系,这个应该是比阅读获取知识更重要。通过阅读塑造儿童海阔天空的性格、积极向上的个性,以及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才是我们给孩子阅读后,让孩子自己建设出来的精神世界。
促进儿童多元成长,学龄前孩子一定要读绘本。对于3岁以前的幼儿,阅读时以认知事物的图书为主,可以以韵律比较强的童谣、童诗开启阅读。4-5岁后可以开始阅读幽默而智慧的绘本或者妙趣横生的漫画等。6-8岁以后循序渐进的增加科学和哲学方面的书,在培养孩子科学精神和思维方式的童书,又不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精神。9岁以后要给孩子读中长篇文学作品,培养孩子温暖、高雅、高贵的人格和精神世界。
通过以上三种方式,给孩子选择到了正确的图书来阅读,就是在不断地为孩子的精神世界搭建注入能量,成为激发孩子成长的内在驱动力。让孩子广博的读书吧,父母的责任就帮助孩子走他们喜欢的路、做他们喜欢的事,进而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把孩子塑造成我们希望的样子。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何让孩子爱读书?琳琅满目的童书,教你“分类”选
昨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任何一位重视孩子教育的爸爸妈妈,都知道阅读很重要!
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就是靠阅读,阅读可以说是教育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了。
所以,我们很希望自己的孩子爱阅读。
不过,如果孩子们因此而压力山大,反而很可能让“阅读”这个本来精彩的、可以和父母共享的活动蒙上阴影。
因此,愉快的阅读很重要。读书,就应该轻松、有趣,给孩子们带来欢笑,把每个读书的人带到遥远的地方,成为旅行家、侦探、驯龙的高手……
如何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呢?
一、有声读物是的,有声读物也算作阅读,它们可以帮助孩子们读得更好。
听到有人自信地阅读书籍,是一种体验流畅性的好方法,能帮助孩子准确,快速,良好地表达。
二、爸妈是最好的榜样有个妈妈跟我分享过这样一件事:
“有段时间,我自己要参加职称考试,每天都要看书,孩子看到我看书,就学我,他也拿本绘本在旁边自己看。后来孩子就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
即便在孩子没看书的时候,也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在阅读。这就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软环境了。父母的示范和陪伴,这是让孩子喜欢上读书最好的办法。
三、一个随时能阅读的舒适角落一个安静,舒适,充满书籍的角落是必须的。
孩子们都喜欢城堡、帐篷之类的地方。这其实很容易,给两把椅子盖上一张毯子,再在地板上放个地垫,一个专属于孩子的“城堡”就盖好了。
“堡主”坐在自己的城堡里看书,多惬意的事情啊?
夏天来了,还可以考虑一下沙滩主题:在阳台上铺条浴巾,把绘本放在沙桐里,再撑起一把阳伞……小海盗的读书角就做成了。
四、将书籍变为现实有一次,我给孩子们讲故事,书里有一只小鸡,可孩子们都不认识。
旁边的妈妈有点着急:
“你怎么不认识呢?你吃过的啊!”
这位妈妈刚说完,自己都笑起来了。宝宝吃的鸡,都是做熟了放在碗里了,他哪里知道真正的、活蹦乱跳的小鸡是什么样子?
因此,我们还真需要以书为灵感,带孩子们去真实的世界里看看。比如孩子喜欢读《三只小猪》,就真的带宝宝去看看小猪长什么样子。
五、介绍作家给宝宝认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一本书,但宝宝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吗?
爸爸妈妈给宝宝读书的时候,也可以把这本书的作者介绍给宝宝,给宝宝看看作者的照片,再看看这个作者还有没有写过其它的书,作者是哪天生日……总之,把宝宝变成作家的小粉丝,也更能提升宝宝对读书的兴趣。
六、让书无处不在对于小宝宝来说,书和玩具是一样的。
所以,书不应该放在高高的书架上被“保护”起来,就应该放得低一些、好拿一些,让孩子能很容易地摸到、接触到书。
如果是布书、塑料书等不怕弄湿的书,甚至可以允许孩子把它们带到浴缸里去,成为孩子的洗澡玩具。
七、大声朗读在孩子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经常读书给他们听,但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可以自己看书了,爸爸妈妈基本都不怎么读了。
但事实上,在家里大声朗读既有教育意义,也有社交性。全家人坐在一起休息,听着其中一个读书,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家庭活动,让疲惫的家人得到充分地休息。
八、家庭读书俱乐部孩子总会有三两好友,要么是小区的玩伴,或者是幼儿园的同学。
让孩子和自己的好朋友都同看一本书,然后一起讨论自己喜欢的部分,不失为一种有意思的社交活动。
书籍俱乐部是与朋友或家人分享经验的好方法。
除此之外,爸爸妈妈如果对适合图画书有更多的了解,就更能帮助孩子选到合适的书籍,也更能从孩子的角度,体会到孩子对书本的乐趣。
现在市面上的童书主要有这样几种:玩具书、歌谣书、桥梁书、认知图画书
玩具书这类书也叫做“创意图画书”,包括纸板书、立体书、翻翻书、洞洞书等。这类书特别适合低龄的小朋友,甚至是不满1岁的婴儿宝宝阅读。
玩具书可以让宝宝亲手翻动、有丰富的触感,还结实,经得起孩子的“啃、咬、撕”,小宝宝会特别喜欢。
玩具书是小宝宝走进美妙的儿童文学世界的引领者。
一些玩具书的例子:
《小玻在哪里》(Where’s Spot)作者:艾力克.希尔(Eric Hill)
翻翻书内嵌的翻动功能,通常隐藏着插图的某个部分。小朋友每次发现一个可以翻的地方,都会开心地笑起来。
《走开,绿色的大怪物》(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 ) 作者:爱德华.恩贝尔
这本书用黑色作为背景,每翻开一页,怪物就增加一个新特征,直到整个怪兽完全显现出来。
再继续翻,怪物就会慢慢消失,直到最后成为黑色背景,写着一行文字:
“绿色的大怪物,永远永远不准回来!直到我说可以。”
这本非常有创意的玩具书,能帮孩子赶走恐惧。
歌谣书孩子们喜欢节奏和韵律,欢快的节奏和韵律,能激发孩子更愿意参与进来,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
歌谣书的例子:
《The Wheels on the Bus》
"Wheels on the Bus"本来就是一首经典的儿歌,再配上图片,很利于小朋友理解。读书的时候,都忍不住要唱起来。
桥梁书
桥梁书是一种过渡型的图画书,就是为了然给孩子们从听读图画书,转移到能独立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图画书。
桥梁书以故事见长,与一般的图画书相比,语句通常比较短,每页的文字行数不多,字号大,书中的留白都是设计师的特别设计。
这些特别的设计,让它成为孩子们爱上阅读的理想读物。
桥梁书的例子:
《戴高帽子的猫》作者:苏斯博士
苏斯博士发誓要给孩子们写一本不超过250个单词的书,实际上《戴高帽子的猫》只有236个单词。这本书成为了第一本适合幼儿阅读的桥梁书。
认知图画书
爸爸妈妈都知道,图画书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字母、数字、大小、颜色等基础知识。
实际上,宝宝出生后,他们是通过实际的事物、动作等直接经验来学习概念的,认知图画书并不能代替实际经验。
但认知图画书,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与孩子的直接经验建立起联系,成为拓展概念理解和认知的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
比如和“排序”的认知能力有关的书:
《先有蛋》作者:劳拉·瓦卡罗·希格
本书主要讲述了从蛋变成鸡、蝌蚪变成青蛙、种子变成花朵、毛毛虫变成蝴蝶……等故事。
和“计数”的认知能力有关的书:
《十个小黑点》作者:唐纳德.克鲁斯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开始学会数理思考,数字被赋予了含义。《十个小黑点》很生动地表达了这个概念。
大致了解了儿童图画书的类型,给宝宝选书是不是更得心应手了呢?
希望爸爸妈妈和孩子都能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不仅仅有利于获得深度、系统的知识,更是教会了孩子追求人生幸福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