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的主要内容:
1.首先阐述读书的三种功用,即:怡情、傅彩和长才。2.文章谈如何读书。3.阐述书犹镜子,可以映照出多种人生样态。4.说书如良药,可以疗治各种心智缺陷。
首先说的是读书的三种功用,即:怡情、傅彩和长才。“怡情”使人即使独处幽居也可不失生活的情趣,“傅彩”使人善于言辨或烘托气氛,“长才”则使人圆观周览,于待人、接物、进业,更加精熟完满。
其次,文章谈如何读书。书有好坏优劣,开卷未必有益,因此颇需区别对待: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多数只需大体浏览,少数则须认真阅读、仔细消化。
再次,是说书犹镜子,可以映照出多种人生样态,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有明智者读书,既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将立身处世、做人之道与书本中传递出来的人生智慧和经验结合起来,修饰剪裁,去留取舍,全在一心,所谓“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第四,是说书如良药,可以疗治各种心智缺陷。不同书籍,各有专能,史使人明智,诗使人灵秀,科学使人深刻,逻辑使人善辨,所以,读书也应因人而异,正如治病理当对症下药一般。
值得反复读:叔本华《谈读书》总结概括
总结概括:
1、不要忙于生活而无暇读书无暇思想。
2、读书时,我们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所以读书看电视看电影的时候觉得很轻松。
3、整天沉浸于读书的人,可以修养精神,但思想能力会退化。
4、有许多学者,因为读书太多而变得愚蠢。
我们的精神如果常受别人思想的压力,会像久受重物拉力的弹簧一样失去弹性。
6、读书不加以思考,决不会有心得。即使有印象,也不生根,会遗忘。
7、我们自身有一些风格和禀赋,发挥自己的天赋,借以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不做浅薄的模仿者,自己没有这样的特点,模仿不来作家的风格。
8、十分之九的书以赚钱为目的,书评、作者、出版商,浪费读者的时间、精力、金钱而已。
9、决不烂读。读古今中外少数杰出作家的书,读伟人的书和名著,而不要读平庸作家的新作品。
10、读思想家的原著,而不是介绍他们的或者评论他们的书。(所以我认为写出伟大作品比评论别人作品更有意义)
今人论述他们的话没有多大意义。
11、坏书如******,伤害心神。
12、平凡作者出了新书就认为值得阅读,愚蠢至极。
13、任何重要的书,都要立即再读一遍。
14、作品是作者精神文化的精华,如果作者是一个伟大的人物,那么他的作品比他的生活更精彩。
高级的精神文化活动往往使我们渐渐到达另外一个境地,于是我们可以不用依靠其他人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