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温的基础知识

人气:251 ℃/2023-06-10 03:46:32

我们学物理时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其中就有色温一项,书本上色温知识大多很深奥,那么今天我就来给大家简单化的说说色温的基础知识!

操作方法

色温的定义是:将一黑体加热到不同温度所发出的光色来表达一个光源的颜色,叫做一个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

光色会随着色温变化而变化,例如光色愈偏蓝,则代表色温愈高,光色愈偏红则代表色温愈低。

不同环境下的相关色温不同,照射到不同事物上的光色也不同。

光源色温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同,例如色温在3300K以下有稳重、温暖的感觉,而在5000K以上则有冷的感觉。

色温的原理图解

如何轻松自如的掌控光线?弄明白这6个光线原理就可以

我们都知道,摄影是用光的艺术,棚内用好灯光更是决定一幅成败的关键。在我学习用光之初,觉得灯光是一个太大的体系了,学习起来极其困难,不同大小的灯罩、不同程度的光亮程度、不同的摆放方式等等,任意环节稍微变动都能让拍摄效果有所变化。

面对这种庞大的学习体系,从原理出发是最快学习的方式,所以这篇文章将与你分享光线的特性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性来掌控光线,本文1692个字,阅读需要3分钟。

一、光线特性

棚内光线具有六种特性,分别是光质、光比、光色、光度、光型以及光位

  1. 光质就是光的软硬程度,当你拍摄的物体轮廓明显、光影反差大且阴影浓重明晰时,就是硬光。当阴影不明显且柔和、明暗交界渐变时就是软光。
  2. 光比就是暗部与亮部之间受光强弱的对比,光比小时,亮部和暗部反差就小;光比大时,反差就大。主光辅光之间的强弱关系以及距离被摄体的距离是两个影响光比的因素。
  3. 光色其实就是我们常说到的色温,是光的颜色。如果你拍摄的黑白摄影,那光色就没有那么重要,而彩色摄影中对色温的把控会直接影响照片是否出现色偏问题。
  4. 光度就是光源的发光强度大小以及它在被摄体上所呈现出来的光亮程度。光度影响相机的曝光,也间接影响了景深和成像的清晰度,具体用法第二大点中将详细讲到。
  5. 光型就是不同的光线对被摄体所起到的作用。它包括主光、辅光、轮廓光、背景光、以及装饰光等。
  6. 光位就是光线相对于被摄体的位置以及光源的照射方向,光位能够影响被摄体的质感、形态以及明暗所处的位置。
二、如何把控光线

1.对光质的把控

因为硬光具备明显方向性的特点,它能让画面有鲜明的明暗对比 ,能够给人一种刚毅、有质感的感觉,当我们想要呈现物体质感、层次感、对比感时就可以选择硬光。而软光不具备明显的方向性,能显出柔美细腻之感,当我们想要强调被摄体色彩与形态时就选择软光。

2.光比的调节方式

大光比

主光与辅光之间的强弱以及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光比,所以在我们的实际拍摄中调节光比有两种方式:

3.光度影响曝光

当光度大时,所需要的曝光就小,相应的我们就会将快门速度加快,光圈变小。当光度小时,所需的曝光量就大,就要相应的调整快门速度、光圈以及感光度。

随着曝光三要素的改变,景深的大小以及运动物体的模糊清晰程度也受到影响。小光度时快门速度慢,易产生运动模糊,光圈大景深就小。大光度时与之相反。

4.色温对色光的影响

色温的基本原理就是色温越高越偏蓝,色温越低越偏红。所以在我们使用光线时注重色温的平衡是相当重要的,当然在我们需要提高造型效果以及艺术感染力时,就可以利用不同的色温来达到效果。

5.光型与三点布光

上面讲到过光型包括主光、辅光、轮廓光、背景光、以及装饰光等,这几种光中主光是必要的,然后其他几种光可以和主光之间进行不同的组合搭配,比如说最经典的三点布光就分别用了 主体光、辅助光与轮廓光,主光用来照射被摄物体的主要区域;辅助光就是补光,用来补充主光的;而轮廓光就是背光,用来隔离主体与背景的。

不同数量的灯光、不同的搭配就能有不同的布置方法,但是三点布光是最基本的,在此基础上做延伸,布光也就简单了。

6.常用光位

在相机位置以及被摄物体位置固定的情况下,我们常说的光位分别是顺光、逆光、测光、顶光、脚光,这些光又可以延伸出侧逆光、前侧光等等。

当我们在拍摄时要弄清楚光是从什么位置过来的,它与我们的相机以及被摄体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只有将这些都掌握于心了再开始拍摄,才能掌握你所拍摄的画面,知道如何改变光线来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比如说,想让一个人看起来阴险诡异就加上顶光或者低光,像是很多鬼片里面就这样的;而当我们拍摄唯美人像时就喜欢让被摄者背对阳光,此时就用到的逆光;像老生常谈的论布朗光就是采用的45度前侧光。


结语

光质、光比、光色、光度、光型以及光位这六个要素是用光中必不可少的,调节什么能对它们会造成影响都是我们在拍摄时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样才能自如的掌握光线。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