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平肝潜阳。杜仲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作用。可以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足痿无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恶寒怕冷,四末不温。男子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女子小腹冷痛、胎动不安或者是习惯性流产等的治疗。
功效主治:
杜仲具有补肝肾,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高血压、安胎的功效。杜仲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杜仲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杜仲的作用:
可治腰脊酸疼,肢体痿弱,遗精,滑精,五更泄泻,虚劳,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动不安,胎漏欲堕,胎水肿满,滑胎,高血压。
1、肝肾亏虚:表现为眩晕、腰膝酸痛、筋骨痿弱等。常见于高血压病、眩晕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慢性肾脏疾病、脊髓灰质炎等。
2、肾气不固:表现为尿频或尿有余沥、阴下湿痒、阳痿、孕妇体弱、胎动不安或腰坠痛等。常见于慢性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不育症、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等。
3、用于慢性关节疾病。骨结核、痛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等疾病而出现肝肾亏虚征候者。
4、降压作用 如杜仲降压茶。5、利尿作用。
杜仲的食用方法:
杜仲煨猪腰
材料:杜仲10克,猪肾1个。
做法:猪肾剖开,去筋膜,洗净,用花椒、盐淹过;杜仲研末,纳入猪肾,用荷叶包裹,煨熟食。(《本草权度》)
功效:补肝肾、强腰止痛。用于肾虚腰痛,或肝肾不足,耳鸣眩晕,腰膝酸软。
每日一味中药——杜仲
杜仲为杜仲科落叶乔木植物杜仲的树皮。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省,春秋季采收,去外表粗皮、晒干。生用或盐水炒断丝用。
【处方用名】
杜仲、绵杜仲、川杜仲、炒杜仲、焦杜仲、杜仲炭。
【性味归经】
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
本品甘温补益,入肝肾而补肾强筋健骨,安护胎元,为治疗肝肾不足,筋骨痿弱,胎漏下血之要药。
1、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痠痛、筋骨无力及阳痿、小便频数等证。前者多配破故纸、胡桃肉等同用;后者配山茱萸、菟丝子、破故纸等温补故涩药同用。
2、安胎:用于肾经虚寒所致的妊娠下血,胎动不安,常配续断、白术、阿胶同用。
此外,还可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目眩晕,可配白芍、石决明、夏枯草、黄芩等药同用。
【用量用法】
10~15克,煎服。
【使用注意】
本品为温补之品,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本草纲目》:“杜仲古方只知滋肾,惟王好古言是肝经气分药。润肝燥,补肝虚,发昔人所未发也。盖肝主筋,肾主骨,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屈伸利用,皆属于筋。色紫而润,味甘微辛,其气温平,甘温能补,未辛能润,故能入肝而补肾,子能令母实也。”
《药品化义》:“杜仲,沉下入肾,盖肾欲坚,以苦泄之,因此坚肾气,强壮筋骨,主治腰膝酸痛,阴下湿痒,小便余沥。”
药物成分:含杜仲胶、糖甙、生物碱、果胶、脂肪、树脂、有机酸、酮糖、维生素C、醛糖绿原酸等。
药理:对******动物有降低血压作用,对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对胆固醇动脉硬化的家兔降压作用比正常家兔明显,炒杜仲的降压作用较生杜仲强,大剂量杜仲煎剂能使实验动物安静和嗜睡。此外,还有一定镇痛作用。对大鼠、兔的离体子宫有抑制作用。并能对抗垂体收缩子宫作用,杜仲的各种制剂对******犬有利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