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秋作文怎么写呢?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初中中秋作文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首先可以描写中秋节看到了什么景象,第二个就是可以描写和谁一起过的中秋节,然后发生了哪些趣事,第三个可以描写过中秋节期间的收获。
初中中秋作文1
月底就是中秋节了!中秋节一直都是亲人团圆的传统节日。人们总要聚在一起,到外面去赏月。所以,今年中秋节也不例外,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一起到公园赏月。
今晚,明净的夜空挂着又大又圆的月亮,让我们心情也特别愉快。平时偌大的公园今晚显得特别的小,到处挤满了一堆堆的人,我们好不容易在草地上找到一个舒适的地方铺好一块大布,把带来的食物放在上面,然后各自找了一块地方坐下来,静静地边吃零食边赏月,好似在向月亮姐姐倾诉。
过了一会,爸爸忽然对我们说:“要不要听爸爸讲一讲中秋节的习俗呀?”我和妹妹几乎同时从地上跳起来:“要,我要听!”爸爸挺直了身体,开始说起了:“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就是要和亲人相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中秋节人们一般会说关于中秋的谜语让别人猜,或是念古诗回忆家乡。”我听了,闹着让爸爸说谜语,我们猜。
爸爸只好说:“那好吧,我说几个。”“明天日全食,打一字。”我飞快地回答:“太简单了,月。”爸爸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再来一个,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这个嘛。”我挠挠头,答不出来,只好看着妈妈。妈妈也和我一样,想不出答案。爸爸得意了“正大光明。”我不服气了:“我也说一个,一弯月照枝头亮,两颗星悬天下明,打一字。”爸爸妈妈同时叫起来:“秋,中秋节的秋。”我不由得鼓起掌来:“太棒了,你们回答正确!”我心里不由的对爸爸和妈妈竖起了大拇指头。
我们互相猜着谜语,彼此的欢声笑语打成一片,吃着月饼,赏着圆月,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
初中中秋作文2
是啊,在此喜庆的日子里谁不想家?谁不想念自己的亲人?家乡,一个让人听了就感觉温馨的词汇。家乡的月亮也格外的明亮,家乡的水也格外的甜,家乡的人也格外的亲。可是,可我只是天上一颗不知名的星星,我只是月亮的影子,我只是一个流浪的游子。我的故乡在那?我的亲人又在那?我这样问星星,我这样问月亮,可他们都没回答我……
年年中秋,岁岁中秋,今日又逢中秋。人生易老,中秋不完,赤子之心念家园,游子之心看圆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家家吃饼赏月,喜看中秋圆月。我陷入了沉思……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
是啊,在此喜庆的日子里谁不想家?谁不想念自己的亲人?家乡,一个让人听了就感觉温馨的词汇。家乡的月亮也格外的.明亮,家乡的水也格外的甜,家乡的人也格外的亲。可是,可我只是天上一颗不知名的星星,我只是月亮的影子,我只是一个流浪的游子。我的故乡在那?我的亲人又在那?我这样问星星,我这样问月亮,可他们都没回答我……
今夜,我很孤独,这美丽的中秋月色,触动了我思乡、思亲、思情、思友……
“云遮中秋月,雨答上元灯。”
这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先人总结出来的气象经验,从中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约145天左右的时间,中秋这天的天气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今后145天的天气变化和规律,中秋若不能见到月亮,元宵节下雨的机率就很大,影响着春节后第一个重大节日的欢庆气氛。至少在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是这样的气象规律,因此,人人都盼望着中秋圆月。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是没有眼福来看今天的月亮的,当然就不知道今天的人的所作所为。可我们却知道今天的月亮曾经照过古人,并从今天的月亮上看到了古人给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成就。四大发明、唐诗宋词……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都是今天的月亮照过的,我们看着这个曾经照过古人的月亮,看着我们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我们沾沾自喜,引以为民族的骄傲……
多少年以后;当我们也成为古人的时候,多少年以后;当我们的后人也在那时的月亮上看到我们时,我们也能让我们的后人为我们去骄傲吗?我们又为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初中中秋作文3
中秋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我们可以和家人欢聚在一起,共同吃月饼,赏月。
传说,后羿在老百姓水深火热的情况下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然后娶了一个美丽的妻子——嫦娥。
后来,后羿从一位仙人那得到了两颗仙丹。只要吃一颗,就可以长生不老,如果吃了两颗,就可以成仙。嫦娥知道了这个事后便趁后羿外出时偷偷吃下两颗仙丹,结果嫦娥感到身体很轻,慢慢地飘到月宫去了.......
后羿回来后,发现妻子不见了,仙丹也不见了,焦急之中从其他人那里得知,嫦娥飘走了。后羿欲哭无泪,悲伤地走出门外,仰望天空中的月亮,发现月亮特别圆,也看见有人影在晃动,后羿便大喊爱妻的名字......
每逢中秋节,我都会搬把椅子放到阳台上,坐在上面赏月。这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境界真好。有时候,我会捧着一本小说,靠在椅子上,时而感受到丝丝的凉风,时而感受到月亮那皎洁的光芒。
过中秋节射要吃月饼的啊!
每年的中秋节,我家都会搞一个小小的摸月饼的游戏。就是把豆沙馅的,玫瑰馅的等月饼放在一个盒子里,我们用红领巾将眼睛蒙上,用手到盒里抓,抓到哪个就吃哪个。这又给中秋节添加了更多的情趣。
美丽的月亮,皎洁的月光,习习的凉风,神圣的传说......让我们快乐地度过难忘、美好的中秋节吧!
初中中秋作文4
昨天是中秋节,晚饭以后,我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坐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吃柿子,一边赏月。
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
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了。这么美的月亮能不让人心动吗?这圆月非常调皮,一会儿钻进云姐姐的怀里,一会儿和星星谈话,一会儿唱歌跳舞……真拿它没办法。这时爸爸说:“其实月亮是不会发光的。
它就像一面镜子,把太阳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这些光是不热的。”
不久,月亮旁边出现了一丝阴影。爸爸又说:“这黑影子是月亮上的‘海’,不过里面没有水。”
啊!这皎洁的明月引起了我的遐想。“啊!我知道,这时嫦娥一定很后悔,真应了那句古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呀!她地偷偷地看着后羿。后羿地在地球上看着给嫦娥的月饼和水果,默默地想念着嫦娥。再说吴刚,正在不停地砍五百多丈高的桂树,砍了又长……玉兔专心致志地捣药……”
中秋佳节真快乐呀,不但月亮圆,而且人们也和亲人一起圆聚。中秋节的月亮真是不可思议呀!
初中中秋作文5
晋北大地的八月,秋高气爽,在艳阳高照下,瓦蓝瓦蓝的天空像洗过一样明净,棉花团似的云朵就像绣在蓝色绒毯上的大花。瑟瑟的秋风吹熟了田里的庄稼,大白杨的叶子变黄了,爬山虎的叶子已经变红,小草,不像夏天那样精神抖擞,果树上那累累果实由青变黄,由青变红,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成熟的气息荡漾在秋天的空间,丰收的喜悦流淌在人们的心田里。
此刻,中华民族的古老而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也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它给我们带来了温馨,带来了希望。
中秋节也叫仲秋节或团圆节,每到这个时候,出门在外的人们都要回家过节,人们有院子的,把家里的桌子搬到院子里,摆放上贡品,有香蕉,苹果,红提,马奶提,梨,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月饼。妈妈还在桌前摆上香炉,里面插上了三根香。我心血来潮,把我所有的赛车从盒子里拿了出来,摆到了桌子的下层,我边笑边说“哇哈哈,看吧,我的赛车多酷!”我把其中唯一的一辆带车灯的车打开开关。哇!我的车灯很亮!
这时,妈妈出来了,对我说:“你在忙活什么呢?”我笑嘻嘻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看,这是我的杰作!”妈妈仔细一看,下面摆的全部是赛车,妈妈让我别摆,我说:“不要嘛,再说了,我也要让月亮公公,不,是月亮婆婆,
让月亮婆婆看看我们地球孩子玩儿的是什么,也让她给星星孩子们买点好玩儿的嘛!”妈妈也只能让我摆着了。过了一会儿,妈妈对我说:“孩子,爸爸要响花炮呢。”我赶紧进了家,跑到了二楼,看着那一个个烟火直射云宵,我用望远镜看着天上的月亮,边看边想,你说这嫦娥也真是的,为什么要偷吃后羿的仙丹呢?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那么嫦娥现在一定在广寒宫里眺望着人间美丽的烟火。
我已经置身于那美丽的月宫。
之后,我的爸爸把桌子搬回了家,这时,联欢晚会已经开始了,我们一家人边吃月饼边看电视,直到晚会完毕,这时,外面又是一片炮声,我想到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还想到七子之歌里的第三首---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初三记叙文《情系中秋》作文修改
这是初三孩子的一篇习作,虽然学习了一些写作方法,但是,整篇文章仍然看出有一种东拼西凑的痕迹,缺少完整的思维。在表达方式上也是一半记叙,一半议论,文体特征不明显,也就是老师们常说的文体不分。写作思路不够清晰,文章因为缺少具体细节而显得苍白。怎样才能使记叙文内容充实呢?那就需要添加一些让人感到真实的有人情味的场景描写。
情系中秋
原文
秋夜,一轮皎洁的圆月,悬挂在深邃的天空中,下面千万户人家都亮着灯。有一家人坐在房前的空地上,一边欣赏着夜景,一边轻声而愉快地谈论着,似乎生怕将月亮吓跑了。这时候,印在人们心中的或许只有两个字:团圆。
中秋那天,我们带着节日礼物到了公公婆婆家,外公正头也不抬地在厨房里忙活,妈妈和奶奶正在客厅里悠闲地边看电视,边聊天,我则注视着窗外,期盼着月亮早早的出现。
这一天,三餐我们都是在公公婆婆家吃的,平日虽然也常常往来,但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中秋,一家人难得团聚在一起,这样的日子真的难能可贵。(何乐而不为呢?)
晚上回到家,看完晚会后,我们围坐在一起,看着天上那一轮金黄的圆月,妈妈脱口而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出了在中秋夜不能与家人团圆的凄然和借物思情。我想,这也是多少在外漂泊无依无靠的人的思乡情怀吧!(叙述笔墨不集中)
中秋节,不但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同样也是敬老的日子。当团聚的时候,儿女们才能多陪陪老人,才能听听老人的心声,才能帮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才能用心去感受彼此之间的那种割之不断,无需用言语来表达的爱。(这一段用的是议论,与前文的叙述风格截然不同)
观潮。地球潮汐的产生与月亮有关,我国古人早就注意到了这种关系,《山海经》 中便已提到,东汉王充在《论衡》 中指出:“涛之起也,岁月升衰”。牛顿的万有引力证明潮汐现象是太阳、月亮,其中主要以月亮与地球之间的引力造成。中秋前后,受到月亮、太阳与地球之间引力的叠加影响,潮汐壮观。(这一段与文章内容关系不大,完全可以不写。)
每每这个时刻我就会想到"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我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团团圆圆一起过中秋节。(文章这个结尾也显得有些空落落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要点出来。)(吕文博)
【点评】
这篇作文,本来以为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对词句做一些修改就可以的,但看到后面就发现文章的结构也有很大问题,有些地方就完全是拼凑字数。前面是叙述,后面就是议论为主,这就是作文典型的毛病——文体不分。文章之所以写得有些杂乱,就因为缺少细节,而且写作思路也不太清晰,有一种东拉西扯的感觉。
情系中秋
修改
秋夜,一轮皎洁的圆月,悬挂在深邃的天空中,我不时抬头仰望。不由得想起了一句唐诗: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此时此刻,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有多少人家正在期盼着家人的团聚。(景物描写引入、点题)
我不由得想起去年的中秋节,我们相约陪外公外婆过一个热闹的中秋节。那一天,爸爸妈妈似乎都有些迫不及待,连早饭都没有吃,一早就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匆匆赶了过去。(回忆去年中秋节的情景)
刚到外公家,门似乎能自动感应一般,瞬间打开了,一股食物的香味扑鼻而来。碗筷已经摆好,外公正在厨房里忙活,外婆一看我们手里的大包小包,就一叠声抱怨“买这么多东西干嘛”,我换上鞋就直奔餐桌。我看到餐桌上有包子、油条、菜饼子,还有每人一小块切好的月饼。“这也太丰盛了!”我不由得惊呼一声。外公呵呵一笑,“特意为你准备的,多吃点。”(见面的场景特写,外公外婆热情地等待。)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这一天最忙碌的最开心的是外公,他可是家里的大厨,他的厨房绝技今天可有了用武之地了。晚上吃饭赏月才是最隆重的仪式。(过渡段,写外公的忙碌,引出下文吃饭赏月)
爸爸妈妈想要去帮忙,外公把我们都赶到客厅里,自己一刻不停地在在厨房里忙活着。厨房里各色香味不停挑逗着我的味蕾,我时不时来回观望着。而此刻妈妈和奶奶则在客厅里悠闲地边吃零食,边看电视,边聊天,爸爸舒服地躺在沙发上刷手机。(用我和爸爸妈妈及奶奶的表现,侧面描写外公的忙碌)
终于到了晚饭时间,嗬,满满的一桌,有红烧排骨,清蒸鲈鱼,宫保鸡丁,鱼香肉丝,芦蒿苔炒肉丝,红烧茄子,凉拌黄瓜…….(列举菜品,烘托节日气氛)
外婆给我们倒上饮料,外公给爸爸倒上了酒,爸爸妈妈赶紧站起身,举杯对着外公外婆,深深鞠了一躬,说:“老爸老妈,你们辛苦了,祝二老身体健康。”此刻外公满面红光,正得意洋洋地望着满满一桌菜,故作谦虚地说:“尝尝我的手艺,比你们点的那些个外卖怎么样?”我和妈妈都会心一笑说:“外卖哪有您烧的菜好吃啊!”外公更来劲了,一个劲劝我们多吃。外婆在一边微笑着不吱声。我们一边吃一边夸,外公越听越开心。这一顿饭是我记忆中吃得最热闹也最快乐的。(详写一家人吃团圆饭其乐融融的场景)
晚饭后,我们来到阳台上赏月,外公看着我们,不停地讲述着他所知道的家长里短,似乎永远也说不完。(简写赏月的情形)妈妈见快到八点了,就连忙准备离开。外公正在兴头上,见我们要走,有些失落似的,叹了一口气,说:好吧,记得有空常过来。(分别时的失落)
月到中秋分外圆,中秋是一个万家团圆的节日,在这个中秋之夜,我体会到了团聚的温馨,体会到了外公外婆的满满的爱意。可是心里却隐隐滋生起一种伤感。我们一走,也带走了热闹,带走了欢笑,只留下孤单外公外婆四目相对。(总结上文的回忆,写分别时的伤感)
⽉亮静静地挂在夜空,似乎想用温柔的光芒抚慰世间的孤独,我在心里默念,有空一定多去陪陪外公外婆。(照应开头,中秋的团聚,让我的心里多了一份牵挂)
【点评】
修改的文章基于原文的叙述,用具体场景和细节丰富文章的内容,文章的结构安排也做到条理清晰。开头由相似场景引入回忆。详写去年中秋节的情景:选写两个场景,一个是外公外婆准备好早饭等待我们的到来,另一个是晚上吃饭赏月的情景,详写吃饭,略写赏月。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出家人难得相聚时的欢乐和分别时的失落。最后一段,照应开头,点明主旨,有空要多去陪陪家中的老人。写出了了我内心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