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必读朝花夕拾日记怎么写呢?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寒假必读朝花夕拾日记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首先可以描写这本书讲了哪些内容,第二个就是要描写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哪些知识,第三个要描写这本书蕴含了哪些道理。
读朝花夕拾写日记100字1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塾师寿镜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读朝花夕拾写日记100字2
有很多人说自己没有读过《朝花夕拾》,实际上我们课本上就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节选的文章。这本书给我带来很多启发,例如鲁迅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状态,看似唯美,实际上充满着很多压迫和黑暗,这些告诉我们应该珍惜今天,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
读朝花夕拾写日记100字3
《朝花夕拾》这本书中写的是鲁迅回忆,他儿时到童年的事情。整本书一共有十章。前面八篇关于的是童年时期的,后两篇是青年时期。鲁迅对范爱农与藤野先生有很深的怀念。同样相反,他对琐记中的衍太太的怨恨!整本书是鲁迅,都是以孩童的角度写的。这这本书也是在批判封建社会和旧的社会制度!在这本书中写的都是他的快乐的时间。
读朝花夕拾写日记100字4
朝花夕拾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的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读朝花夕拾写日记100字5
《朝花夕拾》是鲁迅在受到政府的压迫、“学者”们的排挤,又历经战乱后写下的回忆。作者在这样纷扰中寻出一点空闲来,委实不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到了只剩下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算是无聊了,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对往事的回忆,只是现实生活的一点安慰,而每一个美好的回忆又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
读朝花夕拾写日记100字6
人们常说,一本好书,见证了一段历史,《朝花夕拾》便是如此。
一本只有十篇文章的回忆散文集,见证了近代中国三十年的文化变迁,也留给了读者太多太多的感触。封建思想,帝国主意的压迫,中国六亿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时的鲁迅,只有十四岁。
十四岁,父亲去世,鲁迅阴遭受诽谤而远离绍兴,到了南京进入雷电学堂。十八岁,只身一人又开始了怨毒日本求学之路。鲁迅的人生也从此逆转。
读朝花夕拾写日记100字7
几周下来,我读完了《朝花夕拾》。这本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讲童年的回忆,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感受到鲁迅童年时期,那种纯真的快乐,有趣的生活便出现在我的脑中。另一部分是理性的批判,批判那个封建社会的黑暗,那些社会上的人对儿童的影响,社会中求知的困难等等。通过几篇文章,我们都能感受到鲁迅寄托的深切情感!
读朝花夕拾写日记100字8
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读着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童年,那么真实。顿时,贪恋起童年的味道。也体会到了鲁迅先生散发内心对童年的热爱。让我感到无比的亲切,内心充满激情。
读朝花夕拾写日记100字9
读完在《朝花夕拾》这本书,在文中我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拌,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里,虽然有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的心中孩子气。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一些暂时的回忆,倒不如读下朝花夕拾感受下童年的鲁迅美好童年。
读朝花夕拾写日记100字10
在朝花夕拾里面我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拌,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里,虽然有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的心中孩子气。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学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动异常的亲切,充满___。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一些暂时的回忆,倒不如读下朝花夕拾感受下童年的鲁迅美好童年。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我读到的鲁迅朝花夕拾里的那些趣事
睡到自然醒后,起来把自己收拾干净。
早已没了外出的念头 ,阳光甚好。顺手抄起旁边桌子上的朝花夕拾,坐在那一口气读完。
鲁迅的这本薄薄的散文集 ,里面都是一些小短篇,或者中篇。
记述的都是他小时候在家乡绍兴发生的一些趣事,奇事。有几篇大家都耳熟能详,语文课本都学过。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了解到他那个时代,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家乡风俗。小孩子上学淘气,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这一点是相通的。
对小动物猫,狗,兔, 鼠有着不同的感情。他小的时候很不喜欢猫,因为猫叫春的时候特别吵,他睡不好觉。就会去打猫。而且还听长妈妈说猫吃了他养的隐鼠。当然后来揭开是个误会,长妈妈自己踩死了赖在猫身上。
和猫和解还是很多年后的事了,随着年岁增长,对猫也宽容起来。
他小时候发生过的一切事情好像都被他记得一清二楚,他身边的人,事,看过的小画书 ,都被他融入文字。我真是佩服他超强的记忆力。我小时候的事早都忘得七七八八了 。
山海经,二十四孝图都是他小时候看过的小画书,并对其中的情节表达了看法。有着疑议,他的口吻是幽默,风趣的。
那不完全是他小时候的思想 ,应该是加入了他写作时的认知的。
喜欢他起的这个名字朝花夕拾,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年岁大的时候回忆小时候,年轻时候的事情。
每个作家的文字都带着自己生活的背景,时代的背景。我看过很多关于写作的经验 ,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是他写作素材的主要来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人的阅历都是自己的一笔宝贵财富。
比如作家沈从文,他的家乡湘西被他写红了,那个偏远边城凤凰城成了旅游胜地。从他的文字,书信里可以看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每一个人的文字就是一部纪实文学。
他写到父亲的死,在死前他大叫父亲直到他咽气。后来在日本学医时,碰到的藤野先生对他的教导。并一直怀念一生。
我想他父亲的死肯定是触动他去学医的源头吧。虽然最终弃医从文。
他写雪,写秋夜,凡事都可入他的眼,化作笔下的文字,这些文字长着他思想的翅膀,翩翩起舞。
我印象比较深的的是他写的“我的第一个师傅”这篇故事。他因为是周家的长子,物以稀为贵。按照家乡的风俗,给他拜了一个和尚当师傅。意思是给了寺庙,这样好养活长寿。
就像过去的人们给孩子起名越低贱,诸如阿狗阿猫啥的,好成活一个意思。
因此从小跟和尚家来往亲密,知道许多和尚的事情。他的师傅也不常念经,有个老婆他叫师母。师母对他不错,每次去给他拿好吃的。他好像听说和尚是不能结婚的,但是师傅有 ,他也没怀疑。
师傅有几个儿子,就成了他的师兄。大师兄是个不折不扣的和尚,不结婚 ,不吃肉。人也比较严肃,不好打交道。
但是和三师兄挺好。后来长大了明白和尚是不能娶老婆的。可是后来那个三师兄就娶了老婆,于是他就调侃三师兄说和尚不能娶老婆的 。
三师兄就和他说,去去去,和尚不娶老婆,小菩萨从哪来。鲁迅说 ,我明白了,原来小菩萨是这样来的。
其实我看到这里是大笑了的。真是童趣无限。先不说真假和尚了。
笑过之后 ,来点有责任感的。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是他写的另一篇有关养育方面的文章。这些文字如果早点被很多为人父母的人看到就好了,实际上有很多父母意识真的很欠缺。
他主张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第一方面就是需要“爱己”让自己的身体健康,生下来的孩子才是完全健康的。他举了一个例子,欧美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遗传梅毒。父亲不检点,中途就做不成人了。
留下这个带着梅毒的孩子由妈妈照顾,孩子因不忍看见母亲受罪,求母亲帮忙把自己杀死。母亲说我是生你的人啊,孩子说,这样的日子我不想要。孩子是有多痛苦才会说出这样的语言。
第二方面就很好理解了。大概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现在的父母教育意识已经很强了。都希望子女成龙成凤,比父母有本事,比父母过得好。
第三方面就是对孩子加以理解,而不是认为自己生了他,他就是自己的私有财产。用爱做桥梁,加以指点,让孩子学本领,有高尚的品格,以后做一个独立的人。做指导者协商者而不是命令者。解放孩子,让他成为一个有独立精神和人格的人。
以往想起鲁迅就是他的寸头,一副严肃的样子。两句经典的话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他的概括。当然还有他那句众所周知的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还有“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都是硬汉钢铁形象,革命斗士。
现在觉得他的形象丰富起来,立体起来,不光是犀利的,也有一些柔和,幽默 ,童趣在里面。
他的文章还有很多没有读过,读过的里面也还有很多趣事,以后咱们再聊。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自己读一读。
感谢关注 ,您的支持是我 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