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的区别在哪里

人气:469 ℃/2023-01-18 21:26:32

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的区别在哪里?今天就跟小编来看看吧。

儿童文学属于儿童读物其中的一种,而儿童读物还有包括其它种类。

1、范围不同

儿童读物的范围要大于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儿童读物的一种。所谓“儿童读物”,即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出版物,如:思想品德读物、自然科技和文史知识读物等。

2、内容不同

在内容上,儿童文学作品中也常常包含一定的知识信息,但是儿童文学作品并不以系统地介绍和说明知识为目的,它只是将有关的知识内容有机融入作品整体的审美世界之中,并诉诸儿童读者审美心理世界。

3、文学性上不同

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是作品中的一种有机构成,而不只是知识内容的形象化手段。相反,儿童读物可以是非文学性的,也可以吸纳、采用一些文学手法,但这些文学手法的运用只起到辅助的作用,并不具备独立的、完整的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

因此,“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是两个内涵和外延都不相同的概念。儿童文学只是儿童读物中的一种,但它是儿童读物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具审美价值与人文内涵的读物。

拓展小知识: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是什么奖项

国际安徒生奖是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国际安徒生奖为作家奖,一生只能获得一次,表彰的是该作家一生的文学造诣和建树。

其它注意事项:

“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的共同性主要体现在它们的服务对象和价值功能上。他们都是成年人为了少年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改编、出版的精神产品,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少年儿童,也即两者的主要生产者都是成年人,主要消费者都是少年儿童。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论述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的联系与区别

儿童文学概论(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编辑 | 考文学

排版 | 考文学

一、 儿童文学

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3、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四种类型)

①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如 《牛郎织女》《 田螺姑娘 》 《老虎外婆》

②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 如元代卢韶 《日记故事》 、明代萧汉冲 《龙文鞭影》 、 清代程允升《幼学琼林》

③经过专门编纂的所谓‘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 ,主要是诗歌作品 如 《千家诗》《神童诗》

④古典文学中适合儿童特点、 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 如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 、 《水浒》武松打虎 、《封神演义》哪吒闹海等

三、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

作家在现代自觉的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或影响下创作的供儿童阅读的作品

四、 儿童读物

广义:包括了儿童读物

狭义:除儿童文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版物

五、 “ 儿童文学 ” 和 “ 儿童读物 ” 联系与区别

共性:成年人为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创作 、 改编 、 出版的精神产品

区别:两者性质不同,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是一种有机的 、 整体性的审美构成,而不只是传达知识内容的形象化手段。儿童读物并不具备独立的 、完整性的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

结论: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是两个内涵和范围都不相同的概念

儿童读者是儿童文学首位的、基本的阅读者和接收者

六、成人读者接受儿童文学的主要原因

① 成人读者是儿童文学艺术生产过程的参与者,也是儿童读者文学阅读过程的引导人和帮助者

② 成人读者参与儿童文学阅读也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七、儿童读者的特殊性

①生理层面②心理层面③文化层面

八、儿童读者的多样性

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 年龄 、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 。其中 年龄因素所导致的儿童读者的多样性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九、 儿童年龄的特点

幼儿期( 3-6 岁) ,身心发展极为迅速的阶段,口头语言能力发展较快,开始学习运用清楚的 连贯性语言 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的思维主要是带有明显的 具体性和直观性的形象思维

童年期( 7-12 岁) ,开始掌握 书面语言 ,其思维发展则表现为,在形象思维仍占重要位置的同时, 抽象思维 能力得以初步形成,自我意识也得到较明显的发展

少年期( 13-15 岁) , 半儿童半成人心理

幼儿文学是适应学龄前有人的文学接受特点而创作的文学 。幼儿文学常通过对现象世界的描绘来帮助他们认识事物的特点和一些简单的道理;幼儿文学也常常具有突出的游戏化倾向,这是一种充满美学意味的文学化游戏

十、 儿童文学的具体形态,主要特点

幼儿文学( 3-6 岁)①形象直观 ;②语言的音乐美 、 色彩美;③以游戏为主

童年文学( 7-12 岁)①故事性强 ;②主题思想浅显;③艺术手法增强

少年文学( 13-15 岁)①深刻性;②艺术性

十一、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即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其主要表现在纯真 、 稚拙 、 欢愉 、 变幻 、 朴素这几个方面。

纯真:例 李其美的 《鸟树》 ,几个幼儿园的小朋友把死了的小鸟埋在地里,插上一根葡萄枝条,他们认为会长成大树,会开出鸟花,会结出鸟果,鸟果熟了,会跳出很多小鸟。这种美好的愿望和想象正是儿童心灵纯真的自然流露,也构成了作品纯真之美的内在质素。

稚拙:稚拙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艺术本能,一种美学天性,也是一种富于魅力的美学特质和形态。它主要表现在 ①内容方面 ,如 安徒生 《卖火柴的小女孩》 中,一个男孩捡走了小女孩的一只大拖鞋,还说等他将来有了孩子的时候,他可以把它当摇篮使。这种生命初始和成长阶段中的 稚拙情态,是儿童文学稚拙美的主要内容。②形式方面, 如 张天翼 《大林和小林》 中的叙述语言:“ ….. 后来乔乔的鼻子常常要掉下来,后来乔乔说话的时候一不小心,乔乔的鼻子就 ‘ 各笃 ’ 掉下来,乔乔上火车的时候,乔乔的鼻子就掉下来了 ….. ”在这里,鼻子掉下来的情态由于语言不断重复的叙述组合方式,产生了一种幼儿搬稚拙的口语形式风格。

欢愉:儿童不喜欢枯燥的故事和乏味的叙述,因此儿童文学总是洋溢着浓郁的谐趣和欢愉之美。如 木子的童话《长腿七和矮腿八》 中,作者巧妙额运用夸张和变形手法,设置了长腿七和矮腿八这样两个浑身透着喜剧味儿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对比和互动,使故事处于极不协调的滑稽状态。这种喜剧手法,造成趣味性和幽默效果,构成一种轻松,清新的欢愉之美。

变幻:儿童富于幻想和探究性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儿童文学总是更富于幻想,更多惊险色彩和神奇意味。这样就构成了儿童文学作品迷人的变幻之美。如 郑渊洁《杰克和贝塔历险记》 中,两只可爱的小老鼠当上了勇敢的飞行员和坦克员,作者时而让飞在空中飞机和开在地上的坦克展开惊心动魄的大战,时而又让他们联合起来,制服猫王国的国王。作品所塑造的滑稽有趣而又神奇勇敢的形象和上天入地的情节运动,充分满足了儿童读者喜欢幻想,追求新鲜,刺激的审美心理,充分展示了儿童文学的变幻之美。

质朴: 质朴美就是本色的自然 、 淳朴之美。儿童文学的质朴之美,来源于儿童生命 、 精神中所蕴含的质朴品格和儿童文学创造者质朴的人格品质。在儿童文学作品中,质朴既表现为作品形式方面简洁 、朴素的表达风格,也表现为作品心理内含的朴素。因此,质朴拒接雕琢、矫饰和华媚,并成为儿童文学天然拥有的美学特质。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