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紫纹羽病病害与防治

人气:353 ℃/2023-03-10 14:02:57

葡萄紫纹羽病是葡萄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主要危害葡萄的根。葡萄一旦染上紫纹羽病,初时根的表皮出现黄褐色不规则斑块,后期将在根表形成紫红色、半球形的菌核,进而危害到葡萄的生长,危害其经济效益。那么葡萄紫纹羽病病害有哪些?该如何防治呢?

葡萄紫纹羽病的危害症状

发病先从小根开始,逐渐向侧根和主根蔓延。初发病时,根的表皮出现黄褐色不规则斑块,内部皮层组织已变成褐色。不久,病根表面长出浓密的暗紫色绒状菌丝层及丝网状紫红色菌索缠绕在病根表面。后期在根表形成紫红色、半球形的菌核。被害根的皮层组织腐朽,由褐色变为黑色,而表皮仍完好地套在木质部的外面,可滑动脱离,最后还会导致木质部腐朽。病根周围的土壤也能见到菌丝块。由于根部腐烂,地上部枝蔓长势衰弱,节间短,叶片小、色黄且薄。病情发展较缓慢,病株枯死往往需要几年。

葡萄紫纹羽病的侵染循环

1.越冬:病原菌多数为弱寄生菌,腐生能力较强,寄主范围较广。病原体耐土壤中的恶劣环境和对颉颃菌有较强抗性。它们不仅能潜伏于病根组织中,也能在腐朽的病根残体中越冬,甚至在果园的土壤中也能存活多年。因此,环境中作为初侵染的病原菌是很广泛的。

2.侵染:根部病害的病原菌大多数从葡萄植株根部伤口侵入引起发病,因此机械伤、虫咬伤、冻害、过多施肥造成的烧伤等都是病菌侵入的门户。这些病原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田间耕作、地下害虫和土壤线虫所造成的伤口侵入的。故土壤害虫、地下线虫又是此病的传播媒介。

葡萄紫纹羽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1.田块的选择:新葡萄园要避免在涝洼地和土壤黏重的地方建园;建园时应建设好排灌渠系,降低地下水位,以减少发病条件。

2.苗木消毒处理:从病区购苗或有可疑苗木,栽植前可将根部用******托布津或多菌灵800倍液浸泡10-20分钟,晾干后再定植,对防治根部病害效果明显。

3.精细管理:多施有机肥,做好园地排水,合理确定植株负载量;做好蔓、叶、果管理,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及土壤线虫,减少虫咬伤口,以减轻病菌的传播。

4.勤检查早治疗:确诊发病后,应根据病害种类对症处理。白绢病可用利刀将根颈部的病斑彻底刮除,紫纹羽病、根朽病、根腐病应将根部腐烂部位剪除干净,然后在伤口处涂上1%硫酸铜溶液消毒,外涂波尔多液浆保护。刮下或剪下病残体应予以烧毁。为防治病害扩散蔓延,可对土壤进行根灌消毒。常用消毒剂有:10%双效灵200-300倍液,50%代森铵400-500倍液,70%******托布津800-****倍液,50%苯莱特1000倍液,每株用药10千克左右。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苹果树紫纹羽病的防治

根系病害紫纹羽病严重影响苹果生长,掌握科学防治技术,避免损失

进入九月后,栽培晚熟苹果品种的果农心情是越来越舒畅了,这也是因为九月是晚熟苹果的成熟期,过不了多久就到采收期了,看着果园内即将成熟的苹果,果农的心里也是乐开了花,这一年的辛苦就要得到回报了。不过在苹果的栽培过程,想要最后果园结满优质的果实其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在苹果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要进行正常的施肥、灌溉、修枝剪叶外,还要严防苹果发生病虫害,特别是危害根部的病害,很可能会因为防治的不及时造成果树死亡,给果园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果树的根系不仅仅是吸收土壤中水分与营养的组织,更是承担着向果树上部传输能量的重任,一旦根系出现病害,很可能会造成营养、水分等传输不到苹果其他部位,造成果树生长发育缓慢,严重时更是会造成果树直接死亡,而苹果紫纹羽病就是严重危害苹果根系的病害之一,今天就从紫纹羽病的危害特点、症状诊断、发生规律以及科学的防治技术这三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下,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什么是苹果紫纹羽病

紫纹羽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苹果根部的病害,在全国各地的苹果栽培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果园内的成龄树和老果园发病较为严重,紫纹羽病除了会危害苹果树外,还会危害桃树、李树、梨树、枣树、杏树等果蔬,也会危害杨树、柳树、桑树等林木,甚至会危害花生、红薯等农作物,因此,果农要严防该病害,避免病害带来的损失。

紫纹羽病

二、紫纹羽病的症状诊断

由于紫纹羽病是一种危害果树根部的病害,因此果树在发病时多从果树的细支根处开始,慢慢的会病害会扩展到侧根、主根以及根茎部,严重时甚至会扩展到地上的部分。发病后主要的症状表现在发病的部位表面会出现很多紫色的菌丝、菌索,而且在发病部位的周围还会产生暗紫色的菌丝膜,随着病害的加重,发病部位的表面甚至还会出现呈紫红色半球状的菌核。值得一提的是,发病的部位会出现皮层腐烂以及木质部腐朽的症状,不过栓皮并不会腐烂,通常情况下会呈鞘状套在根的外部。

病根表面的紫色菌索

发病初期,受害的根系表面会出现少量的紫色菌丝以及菌索,在适宜病菌生长发育的环境下,根系表面会形成紫色绒布状的菌丝膜,并且会伴有非常浓烈的蘑菇味,随着病害越来越严重,菌丝膜会形成紫色半球形的菌核,菌核的表面凸起,而且底面是扁平的。除此之外,发病的根系表面还可能会出现紫色粗壮的菌索。随着菌丝的不断生长,发病部位的皮层会慢慢的变褐直至坏死,而且会慢慢的腐烂掉,随着皮层组织的腐烂,其表面的菌丝膜也会随之慢慢的消失。发病后期,皮下组织会慢慢的腐烂变成黑色的粉末状,而且木质部也会因为腐朽变得非常的容易碎掉,并且伴有非常浓烈的蘑菇味。值得一提的是,果树地上部分发病后的表现与根系发病类似,发病初期会造成果树生长发育不良,随着病害的加重,树势会越来越衰弱,最会可造成整株果树枯萎死亡。

发病后的果树生长缓慢,树势衰弱

三、苹果紫纹羽病的发病规律

1.发病规律

紫纹羽病属于一种高等的真菌性病害,其寄主也是非常的多,比如之前说的果树、林木以及作物等都是其危害的对象,而紫纹羽病病菌主要是以菌丝、菌索以及菌核在果园内的病株上、病残体以及土壤中进行越冬,值得一提的是紫纹羽病病菌的菌索和菌核可以在土壤之中存活六年或是六年以上的时间。

病树根基部产生的紫色菌丝膜

2.传播方式

紫纹羽病病菌在近距离传播时,主要是通过果园内病菌的扩散以及病残体的移动来进行传播的,而且发病的根系与健康的根系接触同样会造成健康的根系染病,病菌则会直接穿透根系的皮层进行侵染,也会通过根系的伤口侵染危害,侵染后后迅速的在根系之间扩展,造成病害越来越重。而病菌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通过带有病菌的苗木调运而造成的。

病树茎基部表面产生的紫色半球状菌核

3.影响发病轻重的因素

由于紫纹羽病是真菌性病害,其寄主中属刺槐和花生以及红薯最为普遍,因此,如果果园以前是刺槐林或是果园附近有刺槐林,那么发病的几率会很大,果园内如果套种花生或是红薯等寄主型作物同样会加大染病的几率,而且发病后通常都比较严重。除此之外,如果果树的树势衰弱,一旦发病,病情会迅速的扩散,而且发病非常重,相反树势强健则不易感病,即便是发病也不会迅速的蔓延,而且发病也较轻。果园内环境潮湿,地势低洼经常积水也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四、科学的防治技术

1.新建果园的地理位置

如果是新建果园,在选址上就要注意避免在旧林地、河滩地或是老旧的果园处进行新建果园,一般上述地方土壤中带菌的几率非常大,一旦选择这些地方新建果园,很可能会造成发生病害,如果不能避免,那么要注意在建园后要先将园区内的植株残体彻底的清除,并且对土壤进行深翻、灌水、晾晒等方式来处理,利用阳光来杀死土壤表面的病菌,最好再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浇灌土壤并覆上地膜,过两个月后再去膜翻地,果园通风加快散去土壤中的福尔马林后再进行定植幼苗。

果园深翻

2.培育和利用无病的苗木

在选择培育苗木的苗圃时要避免使用发生过紫纹羽病的果园或是旧苗圃以及种植过刺槐的林地,这也是培育无病苗木的最基本措施。如果不可避免,那么就要在培育苗木前对土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如果果园需要调运苗木,在调运前要仔细检查苗圃是否带有病菌,如果苗圃带有病菌则千万不可使用该苗木。在定植苗木之前也要检查一遍苗木是否带病,一经发现带病的苗木,必须要进行销毁,剩余无病的苗木也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可采用药剂浸泡的方式来进行苗木灭菌。一般使用药剂浸泡苗木十分钟即可起到杀菌的效果。

常用的有效浸泡药剂有:45%代森铵水剂600~800倍液、7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9~800倍液、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800~1000倍液等。

苗木消毒处理

3.加强果园的管理

在果园的管理上要加强,特别是在灌溉施肥上要注意科学的方法以及用量,增施农家肥等有机肥,以此来增强果树的树势,从而提高果树的抗病力。其次果园要避免间作或是套作紫纹羽病病菌寄主作物,减少菌源。一旦在果园内发现病树,除了要及时的治疗还要及时的挖沟封锁,防止病害在果园内蔓延。

隔离病树

4.药剂治疗病树

对于果园内的病树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发现病树后要找到其发病的部位,并且要将发病组织彻底的进行清除,清除下来的病残体进行集中的效果,而病部的伤口则要涂药保护,加快愈合。

常用的药剂有: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45%石硫合剂晶体30~50倍液、2.12%腐殖酸铜水剂原液等。

除此之外,还要对病树进行灌根处理,杀灭土壤中的病菌,而用药的剂量要看病树树体的大小,仅需将病树的主要根区灌透即可。

常用的有效药剂有:60%铜钙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500~6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

土壤消毒

以上就是苹果根系病害紫纹羽病的症状诊断、发病规律以及科学的防治技术,果农一定要注意苹果的根系病害,特别是老旧的果园更应注意爆发苹果紫纹羽病,一旦发现果树出现紫纹羽病的症状,要及时的采取防治措施,避免病菌在果园大面积的传染爆发,这样才能将病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

文:农技杂谈

图:网络、头条免费正版图片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