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姓氏排名是什么?接下来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1、王姓
作为全国的一个大姓,王姓人口在内蒙古也是相当多的,排名第一位。王姓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先秦、汉晋时期,王姓人口在华北地区很活跃,到隋朝时期,王姓的各支派向各地迁播。
2、张姓
张姓最早活跃在河南濮阳和河北清河一带,春秋战国时期内蒙古就有张姓了,发展到现在,张姓已经成为内蒙古第二大姓氏。
3、李姓
李姓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李姓最早源于嬴姓,祖先是东夷族首皋陶。秦汉时期李姓逐步向各地迁移。发展到当代,李姓已经成为内蒙古第三大姓氏。
4、刘姓
刘姓分布很广,刘姓最早一支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刘姓在春秋战国时期进入到内蒙古地区。
5、赵姓
赵姓是内蒙古第五大姓氏,张姓主要源自姬姓及改姓等,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秋战国时期内蒙古就有张姓了,在内蒙古等北方地区的分布也相对较多。
6、杨姓
杨姓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到了当代,杨姓是全国第六大姓,约占全国人口的3.1%。内蒙古的中部和东北部杨姓分布比较集中,杨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3%-4.5%。
7、郭姓
郭姓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东周初年的虢序为郭姓得姓始祖。秦汉时期郭姓开始进入内蒙古。
8、孙姓
孙姓主要源自姬姓、芈姓及改姓等,孙姓自商末周初立姓之后,一直活跃在河南和山东一带。目前孙姓人口在内蒙古排名第八。
9、高姓
高姓是内蒙古第九大姓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高姓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内,但在春秋以后,却以山东、内蒙古等地分布居多。
10、陈姓
陈姓主要分布在南方,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妫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
蒙古族本身没有严格的姓氏,一般以所属部落的部落名冠于名字之前用于称呼,通常蒙古人是没有姓氏的,只有名字。蒙古族的汉姓来源主要来源有四种:以部落名称为姓;以氏族名称为姓;以祖先的名字为姓;直接取汉译姓氏为姓。
内蒙古姓氏排名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蒙古十大姓氏,top排名如何?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其中,就内蒙古来说,按照人口数量,内蒙古的十大姓氏依次为:王、张、李、刘、赵、杨、郭、孙、高、陈。
第一:王姓
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第二:张姓
张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张挥为该姓始祖。历史上,西汉时期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张耳的十七世孙张轨(255年-314年)建立前凉国 。
第三:李姓
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政权。
第四:刘姓
最早一支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刘姓望出江苏彭城。
至2013年有人口近7000万,占全国人口的5.34%,在王、李、张之后排第四位。刘姓建立了西汉、后汉、南汉等政权。
第五:赵姓
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 。发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晋国六卿之一。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截至2014年总人口大约有2670万,赵姓人口第一大省是河南。
第六:杨姓
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第七:郭姓
郭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东周初年的虢序为郭姓得姓始祖。
第八:孙姓
中华姓氏之一,东吴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姓、妫姓和姚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与陈胡公,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与齐国的孙书为得姓始祖。
第九:高姓
高姓最早出现在上古黄帝时期,中国最早系统记载姓氏来源的典籍《世本》载“黄帝臣高元作官室”。
第十:陈姓
陈姓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姓。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