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腐是可以直接凉拌食用的,口感极佳,非常适合夏天食用。我们只需要准备好材料,接着将麻腐切成小方块状,然后用开水焯一下,过滤掉水分之后撒上葱和蒜蓉,然后撒上热油和盐、鲜贝露、白醋等调料即可,当然酱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
麻腐是我国河南地区的传统美味佳肴之一,因为它的口感中含有麻酱,外形和豆腐比较像,所以也被称为“麻腐”,它口感比较好,有消暑提神的作用,在夏季的时候非常受人欢迎,也可以直接进行凉拌食用。
麻腐是可以凉拌的,且口感极佳,制作过程也比较简单,首先我们准备好麻腐、葱、蒜、白醋、辣酱等材料,将麻腐切成小方块状,然后用开水焯烫几遍,一共三分钟左右就可以了,接着滤干水分装盘备用,然后再上面撒上葱花、蒜蓉。
然后在上面撒上热油,加入适量盐、鲜贝露、白醋、香油、辣味调味料搅拌均匀就可以食用了,不过这些酱料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进行选择调整。
十月十五下元节,记得“吃3食忌3事”,尊重老传统,祈福保平安
明天是农历十月十五,在普通的日历上这只是平常的一天,但是在中国流传下来的老传统中,十月十五是非常重要的“下元节”。大多数人都知道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却很少有人知道十月十五是下元节。其实这三个节日,在古时是一样重要的,它们并称为“三元”节。
三元又称为三官,分别为天官、地官、水官,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天官赐福,也叫上元节;七月十五鬼节是地官赦罪,也叫中元节。十月十五是水官解厄,也称下元节。下元节在古代是祭祖和祈福的节日。传说下元节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十月十五这天,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下凡为人间解除厄运。
传说中在下元节这天,民间有许多的活动,比如修斋设醮、享祭祖先、祈愿神灵等等。除了这些传统中要做的事情,民间还有“吃3食忌3件事”的习俗,尊重这些传统老习俗,为家人祈福、护佑子孙、解除厄运,起到以后能够平安顺遂。
一、吃“3食”
1、糍粑
下元节,很多地方有吃糍粑的习俗。客家有俗话,“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糍粑是用当年新鲜的糯米蒸熟成糯米饭,放进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糍粑口感甜糯柔韧,洁白细腻,可配以熟黄豆粉、熟芝麻粉或者熟花生粉,外香里糯,非常好吃。
2、豆泥骨朵
在北方的下元节,家家户户有吃“豆泥骨朵”的习俗。豆泥骨朵类似于现在的北京“豆沙包”,用新鲜的小豆泡软蒸熟后,加糖捣碎成豆沙馅,用玉米面、藜麦面等粗粮面加水和成面团,包上豆沙馅,发酵蒸熟后,会开花,所以叫“豆泥骨朵”。现在基本上都是用白面粉制成的了,所以可以用豆沙包直接替代。
3、麻腐包
闽西客家地区下元节也称为“完冬节”。有吃麻腐包子的习俗,麻腐是以麻籽和黄米制成,拌上萝卜、洋芋、葫芦为馅,就可以蒸成麻腐包子。麻腐包子象征送寒衣的包袱,据说是纪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贞气节。
二、忌“3事”
1、忌晚上出门
下元节有祭祖祈福的习俗,夜间人们会举行祭拜活动,所以夜间尽量不要出门,尤其是体弱者,下元节夜间阴气较重,对于体弱体虚的人来说,夜间出门容易影响运势。
2、忌嫁娶
下元节是祭祀、祭祖的节日,人们往往缅怀先人,所以在婚娶这样喜庆的活动,往往会避开这一天。一来是因为结婚比较热闹、容易对先祖不敬。二来在这一天结婚容易影响运势,往往不太吉利。
3、忌宰牲畜
下元节是水官生日,是人们祈福祭祖的日子,所以这一天不能屠杀猪牛羊等牲畜,官府在下元节这天也不能判极刑,猎人在这天也不能打猎,以报答对水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