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长城遗址在哪

人气:137 ℃/2023-03-20 02:06:49

齐长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齐长城遗址横亘于齐鲁大地,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2500多年,西起黄河,东至黄海,东西蜿蜒千余里,几乎把整个山东南北分为两半。

齐长城遗址

齐长城遗址史称千里齐长城,齐长城源于济南市平阴县,古济水河东岸,从大峰山山顶通过,蜿蜒千里,直达青岛市黄岛区东于家河村北入海。

2001年06月25日,齐长城遗址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齐长城的修建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据考证,它的修建,借鉴了城池防御的手段,具有重要的军事、建筑、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非常值得研究和探索。

诸城齐长城遗址在哪

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丨齐长城遗址诸城段介绍

“东亚文化之都”是重要的国际性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对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增强文化交流合作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山东唯一成功入选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的候选城市。

为助力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更好地展示诸城的历史文化,提高诸城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今天向大家推荐《齐长城遗址诸城段》:

基本情况

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所建的军事防御体系,如《史记 楚世家》所述:“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洲,千余里以备楚”。齐长城是我国现存建筑年代最早的长城遗产之一。1987年被联合国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城境内的齐长城,始于郝戈庄镇尚庄村西南2500米处的花拉山,由花拉山向东,经郝戈庄镇尚庄村南的石人山、叶家沟村南的七泉山、茁山村南的马羊山、大沟山、小沟山至韩家沟村南岭,以上地段的长城遗址亦是现在诸城和五莲的分界线。越过韩家沟村南岭,跨过三界石,越过诸(城)—户(部)公路,顺一土冈向北,在韩家沟村东约1500米处,向东进入皇华镇境。穿过庙子村,经黄崖前村北岭,顺山脊爬上柳树店村南岭,又向东翻越海拔429米的望海楼山进入桃林乡。经西响水崖村前,向东跨过诸(城)—日(照)公路,跃上东响水崖子村北岭,经许家沟村北,顺山脊向东,由北边绕过云母矿,在桃行村东北爬上海拔402米的黄牛山,向东进入瓦店(原石门)镇。翻越海拔299米的马山主峰,向东进入桃园乡。经上崔家沟村北岭、峰子门和磊石沟村北,翻越海拔291米的磊石山主峰,向东经太平安村前、石河头村北的长城岭,跨过央(子)—赣(榆)公路和吉利河,穿过大洼村、近枝子村、竹园村,经绕子阿村南,顺岭脊越上台家沟村南岭,在台家沟村东南约1500米处的“穷汉岭”上进入胶南市的市美乡。至此,齐长城遗址在诸城境内全长49.85公里,其中保存有遗迹者38.52公里,其中有遗址处占77.3﹪,保存的城墙最高处达5米,最宽处近30米,是我省境内齐长城遗址保存最好的区段之一。

另外,在诸城西南部的墙夼水库大坝东端、墙夼村南岭上与五莲县交界处,也还残存有一段齐长城遗址,现存高0.3-0.8米,基宽2米,长约1100米。

结构

齐长城多建在地势险要宜守难攻的山脊之上,所经之山,无论大小,必越过其主峰,而且山的地表都覆盖有较厚的土层,这为修筑城墙用土提供了方便。在较平坦的地带,城墙则建在高于周围地形的土冈之上,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提高长城的防御功能。由此可知,当初修筑长城的路线是经过严格考证的。城墙的高低宽窄和结构用料因地而异,山脊之上的城墙较低且窄,多用石块垒砌。缓坡上的则增高加宽,两边用石块垒砌,中间用沙土夯筑。平坦地带城墙又高又宽,全部用夹沙黄土夯筑而成。西响水崖子村东的一段墙基,残高0.5-2米,基宽4-8米,两边用石块垒砌,中间填夹沙黄土夯实,夯层厚0.25-0.30米。土、石就地取材,所用石块大小适中,形状规整,属人为加工而成,亦有少部分为自然砾石。东响水崖子村东北的山脊上,有一段城墙则直接利用自然形成的悬崖峭壁替代之。崖高4-5.5米,长40余米。北侧(里侧)为缓坡,人可登临。南侧(外侧)如同刀削,陡不可攀。桃园乡上崔家沟村北岭的一段,用夹沙的黄土夯筑而成,质地坚硬,现存高3-4米,底宽15-20米,远望如岭,颇有气势。

在齐长城遗址上,没有烽火台的遗迹,这可能与长城所经过的地形有关。这里是山区,49.8公里的长城翻越了146个山头,平均每隔300米就有一个山头,这些山头远比人工修筑的烽火台高大得多,足能担当起了望敌情及放烟报警的作用,所以就不需要另建烽火台了。

关隘是长城防守的重地,诸城附近主要有穆陵关和黄草关。穆陵关位于今临朐与沂水交界处的大岘山上,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南大门。《左传》僖公四年载管仲曰:“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做密州(治诸城)太守时,在他的诗词文赋中,经常提及齐长城和穆陵关。他在《登常山绝顶广丽亭》诗中云:“西望穆陵关,东望琅琊台……”。在《超然台记》中曰:“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由此可知,这些齐长城上的关隘,早已引起了先贤们的注意,并成为他们抒情感怀的凭借。

早期石刻画

在齐长城遗址上发现的早期石刻画,发现于我市林家村镇上崔家沟村西马山顶部的齐长城遗址中,石质属当地山石。发现时刻画面朝上,南北向平置,石的下半部尚埋在城墙的夯土中。刻画面长0.75米,宽0.8米,厚0.4米。图像用阴线刻成,线条古朴粗重,自然流畅。大家可以看到,它的内容非常丰富,这几处像古文字,又像人体造型,这儿像日、月、风、雨等自然景观,它们究竟要表达什么心意?向后人传递什么信息?目前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尚无定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研究分析,共同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刻石所在的齐长城墙基残高1米,宽5米,刻画石的下部尚埋在夯土中,证明此石原来是筑在城墙中的,时代属东周时期,应与某种祭祀仪式有关。1992年,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来诸城鉴定文物,认为这是一件全国罕见的早期刻画,确定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

早期石刻画

保护标志

诸城齐长城石河头及黑王家沟段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4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