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戏出现在哪个朝代

人气:377 ℃/2023-03-20 12:01:49

歌舞戏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歌舞戏是南北朝、隋唐以来在前代歌舞、白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曲雏形,为后世的戏曲杂剧的发展起到了借鉴和引领的作用,歌舞戏代表作主要分为《代面》、《踏谣娘》、《拨头》三种。魏晋南北朝在历史上政权更迭、文化交流频繁。

歌舞戏出现在什么时候

歌舞戏是中国南北朝时期、隋唐以来在前代歌舞、百戏的基础上发展成的具有故事情节或者同时兼具伴唱、管弦乐器伴奏的一种雏形戏曲,对于宋杂剧、南戏以及金院本来说,歌舞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基础。

歌舞戏的主要代表作有《代面》、《踏谣娘》、《拨头》三种,其中《踏谣娘》是最完整的,而《代面》最为有名,它也被称为《兰陵王入阵曲》,讲述的是兰陵王高长恭的故事。

魏晋南北朝简介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的时期,主要政权分为三国、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因为长期的封建割据和战争,导致这一时期的文化碰撞频繁,文化发展受到影响,具体体现在玄学、佛教、道教以及希腊文化的传入方面。

歌舞戏出现在哪个朝代?a魏晋南北朝b唐朝c宋朝

百戏荟知识课堂:歌舞戏流行于教坊

歌舞戏,出于散乐。唐代《教坊记》《乐府杂录》《通典》(杜店)《刘宾客嘉话录》(韦绚)均有记载。《旧唐书·音乐志》所记与《通典》文相称歌舞戏,有“大面”“拨头”“踏摇娘”等戏。大面,或称代面,属北齐时创作的歌舞戏,在魏晋南北朝卷中已记述。又谓《兰陵王人阵曲》,宫廷演出中又被改编为“软舞”。

拨头,或称体头。它实际属于歌舞表演与角抵表演相结合的一种新发展。至于“拨头”究竟是否如王国维所说“拨头”与“拨豆”为同音异译、证明此戏出自西域拨豆国,则尚有不同见解。唐代,西域仍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歌舞、角抵、杂技、幻术已早有交流,艺术上的相互影响也是常的现象。此戏传来,用地名命戏名,也是合乎当时情理的。有关《拨头》的记载,虽然不足以让人详细、完全,但是作为有人物、有冲突、有情节、有固定结局的戏剧表演,有步态戏剧表演,以及有妆扮,有乐曲伴奏,有态身法的表现手段的运用,无疑具备了以歌舞演故事的特征了。

踏摇娘,或称踏谣娘。各种记载中的产生时间不一致,有北齐和后周之说。另有隋末之说。三种说法,相隔也不算太久,可以理解为产生于北齐至隋末这段时期。歌舞戏,有人物、有冲突、有情节、有结局,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完整的故事。其表现手段有唱、有和、有做、有打、有念白、有伴奏、有服饰打扮;已经存在角色行当的雏形了;以歌舞演故事。因此说,唐代已经产生了民间小戏艺术,是可以成立的。

唐侍从乐人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