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10万全包的意思是彩礼10万包括聘礼也就是聘金,订婚,结婚的酒席以及女方的首饰,至于是三金还是五金看个人情况,新人的衣服,婚纱照,还有婚房婚车等。
彩礼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一方,主要指男方,以及男方亲属依据习俗向女方及其亲属赠予的财物。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没有强制规定,不提倡,也不禁止。
在上个世纪70年代,结婚彩礼钱较流行四大件,也就是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手表。在当时结婚,如果能有这四大件当做彩礼,会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在如今,结婚彩礼钱的内容比起从前更加丰富。但比较普遍的还是房子、车子、票子。不同地方可能会有一些差别,建议根据当地风俗传统习惯来准备。
树立正确的择偶观,选择另一半,你一定要能够拿出自己的态度
在农村待了很长时间,也参与了多次别人家谈彩礼的流程。发现子女婚后小日子过得如何,跟家庭对此次婚姻的重视程度有着很大关系。
一次让我感到窒息的谈彩礼,女孩怀有两个多月身孕,跟男孩同在基层上班。两人想着把婚事办了,以后在一起也名正言顺。
这次去女方家谈彩礼,准婆婆也问了男孩一些问题,男孩都老老实实回答了,连同女孩怀有身孕的事也毫无隐瞒。到了女方家,准婆婆拿出了带来的礼物,零零碎碎加在一起,大概就几百块钱的东西。男孩站在一边,全程不参与,连买东西这些事情,全部由母亲负责。
女孩母亲看了一眼,没说什么,接下来,女孩客气地给大家端茶倒水。
在谈彩礼的时候,女方家长提出要3万8的彩礼。而且女方父亲表示,要彩礼就是个面子问题,只在人前点个数,之后原封不动返回给小两口,由他们全权支配。
准婆婆一听要这么多钱,声音一下子提高N个分贝,大声说,要么让小A直接走到她家去,她也不需要办什么酒席,也不需要小A买什么嫁妆回去。她有几个儿子,办这些酒席次数太多了,不想再这么麻烦了。
小A母亲一听不像话,立马反驳:你家有几个儿子,我家就只有一个女儿,你家懒得办是你家的问题,我家就要轰轰烈烈把酒席办下去。
准婆婆马上接话,说彩礼钱太多。如果亲家要这么多彩礼,就要小A 买电视、买冰箱、买洗衣机,还要包括房间里全部家具。
因为男孩当时没有买房,房间定在家里,所以什么装修这些费用都没有搬到台面上来讲。
准婆婆话说得刺耳,同去的人也都低下头,感觉陪着来这一趟太过丢人。一直都是准婆婆在说,外人插不上嘴,男孩也一声不吭。最后,两家谈彩礼变成了双方母亲的吵架,女方父亲直接懒得开口。
女孩一肚子闷气,气急败坏地跑出来,男孩也赶紧跑出来追。女孩哭着要去医院,要把孩子流掉,不要让准婆婆拿着孩子当做拿捏人的利器。
男孩又是哄,又是发誓做保证,同去的人也跑出来劝,也以自己的经验告诉女孩,不要犯傻,怕流掉了以后怀不上,后悔一辈子,之后又举了很多例证。
从始至终,婆婆坐在凳子上,不曾起身,也没有半点愧色。同样脸不红筋不涨坐着,丧着脸,似乎刚才的闹剧不是由她引起,冷漠到令人心寒。
闹来闹去,最终小两口也走在一起。结婚时,彩礼钱正如女孩父亲所说,在堂屋跟前打了个照面,又如数退还给婆家。钱是男孩去借的,回到他手里之后也立马还了人。酒水钱也是小两口收了朋友们送的礼金之后去还。
婆婆在家里很强势,看什么不称心就吼人,无缘无故的吼,家里人似乎习以为常,但女孩也是个有主见的人。女孩有主见,知道婆婆这种吼人方式纯粹就是倚老卖老,但家里人从来不敢反驳。家里人不敢反抗,女孩心里虽然不舒服,但她怕和婆婆吵架,被人嚼舌根。
男孩始终还是太弱,就连他妈妈吼他时,都不敢说话,更别说还要保护媳妇不受婆婆的气。
小两口经常吵架,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男孩不辨是非,婆婆无故骂了媳妇之后他还要逼着媳妇隐忍。谈彩礼这件事,也经常被搬在台面上来吵。
男孩起初不服气,觉得女孩骂了他妈,最后,吵来吵去,两人在回忆当初的事情,居然达成了惊人的共识:结婚时候两人用的都是自己的钱,反过来居然还要受婆婆的气?
两人吵架大多数时间都是因为婆婆的恶言恶语,凭什么?凭什么婆婆就能占用他们宝贵的时间,凭什么这婆婆就要影响到他们小家庭的幸福?凭什么婆婆一定要来掌控他们?
人一旦开窍,做事也朝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考虑。小两口不敢当面对婆婆表示不满,但行动上却表现出了相对的独立。他们在市里买了房子,他们买房不像别人那样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他们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躲着婆婆,不想见她。
一旦婆婆说要来市里看他们,小两口马上说要加班,婆婆自己坐车来市里,男孩给媳妇找个理由,让媳妇赶紧抱着孩子出去,自己草草应付,打发走人。婆婆有时还在打电话说要过来,最后两人理由都不愿找了,直接说你不要来。
只是在老人生病的时候,男孩还是会回家带去医院看病。这时,男孩才发现,他从小眼里所谓的幸福家庭,在一片虚伪的一团和气之下,内部其实早已分崩离析。
几个哥哥嫂嫂在村里,老人生病,大家都怕挨边。他分析下来:哥哥嫂嫂们都是良善之人,他们不是不尊重老人,而是害怕管了之后,还要反过来被她责怪。这种事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两次,大家已经学会了明哲保身。
婆婆的强势,蛮不讲理,让孩子的婚姻也经历了很多挫折。最后,她的子女们都采取了一种漠视的态度,来表示对她的不满。
另一次去谈彩礼,这次让人感觉格外舒心。男女双方都在市里上班,男孩早买了房子,已经装修入住,女孩也怀孕几个月。
在去之前,大家商量着买礼物去女方家,男孩提前转了5000块钱给他父母,说是酒水买好一点的,其他东西朝着好的买,不够的话他再转。大家都说已经够了,这是第一次去,礼物可以少带一点,下次去再多买一点。
问及彩礼,大家说要么给个10万8万,在当地已经够高的了。男孩说不行,太抠了。女方那里刚有人家结婚,人家彩礼给了18.8万,自己也不能低于这个数。
男孩父亲问男孩手里有多少钱,男孩说只有8万,剩下的自己再想办法。男孩父亲说大概也是18.8万,另外的10万他去借,去贷款,让男孩把钱留着还房贷。
周围人对男孩父亲说,如果这钱女方家收了之后,留在家里咋办?你是要一直欠银行这么多钱了?因为在谈彩礼时,大家又不好把这话提出来说。
男孩父亲赶忙阻止大家:这话你们千万不要说出口哦!欠的钱我去打工来还,现在贷款可以贷3年,3年时间我又不是不能挣到这10万块?
男孩母亲也赶紧说,知道女方怀孕,大家这是去做好事,是去结亲家,又不是去干嘛?不要说不好听的话,怕伤了人家姑娘的心。
在谈彩礼的时候,大家坐一起,都很客气商量。男方家也提出材料要多少钱这个问题?女方父母开口要6.8万,男方父母马上反对说:“太少了,不行不行!”
女方父母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小两口的房子已经是买好的,什么装修费都省了。车也有一辆二手的,他们相当于什么也不缺。要高彩礼也没多少意思。
这小两口结婚,彩礼钱女方家也退了回来,办酒席的钱,由男方父母来出,收的礼金,父母也转给了小两口,说亲戚送的礼你们不用操心,由我们来还。
自然,这家人的生活,也过得十分融洽。
很多人说,女方一定要谈彩礼,彩礼表示男方家对你的重视程度。但我想来,不是彩礼让你觉得自己被重视了,而是从谈彩礼这一件事情上,可以看出男方及男方父母对事情的处理态度。
因为在结婚之前,女方能够接触到男方家庭的机会很少。谈彩礼这件事,可以直接看出婆家人的态度和男方的处事原则。
社会上很多名门望族都在联姻,因为联姻能给家族带来更多人脉、利益。我们老百姓做不到他们那样,但联姻也是增加亲戚的一次机会。既然是亲戚,那么就希望平时把关系搞好,在遇到困难时,能多一个人多一条路。
但现实中两个年轻人走在一起时,我看到双方父母在谈彩礼这个问题上,也存在很多不同,很多人家彬彬有礼。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奇葩父母,却把谈彩礼变成自己摆架子耍威风的一次机会,商谈时变成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一场弥漫着浓烈硝烟的战争。有的剑拔***张,高高在上,完全不把对方放在眼里,不顾子女的感受,没想到过要放低姿态,成全子女。
还是要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上来:认知。
第一对小夫妻的悲剧,源于男方的认知级别太低。他从买礼物开始,全权由母亲来安排,对于母亲的不讲道理、不尊重人,他不敢打断,还是任由母亲在娘家作威作福,完全不懂人脉的重要性,也不管今后如何跟媳妇相处。他不敢做主,甚至在自己娶媳妇这件事关自己的终身大事上,都没有自己的一点主见。
这样的人,太过听话,听话本身也没错,但他的悲剧在于,他听信的不是一个能够给他积极正面的人的引导,而是听信了一个给他下半段人生埋下痛苦******的人的话去了。
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信徒受骗。
第二个男孩就很不错,在婚姻这件事上,他有自己的一套原则,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家人尊重对方,也让两个家庭更加团结一致。
只有提高自己的认知,把自己的事情做透,不带着模糊行事,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幸福。
网络上有很多择偶观,有个内容我比较赞同:最佳的配偶,是你人生战场的盟友,而不是随便找个人,对你好就足够了。那些给你买杯奶茶,晚上买烧烤满足你的惰性,这些都是一种低成本的付出。真正稀缺的资源,是对方的谈吐、知识面、商业视野、控制局面的能力和稳定的情绪。要培养这些能力,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一个男孩要想沉淀出这些特质,需要十几年的成长和历练,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栽培,最终才能沉淀出来。
写到这里,希望所有的女孩们,擦亮双眼,好好寻找另一半吧!如果找错了人,就算他愿意听你的,愿意为你付出,但一个在糟糕的原生家庭里生活了二三十年的人,你要扭转这种局面谈何容易!搞不好,你要把自己的一辈子搭进去。
全文完,如果觉得还不错的话,随手点个赞吧!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