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联欢晚会的由来,是中央电视台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式、呈现文化领域的活跃氛围以及顺应国人解放思想、振奋激扬的心理态势而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举办的时间是1983年。
春节联欢晚会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节目,举办的时间是每年的除夕之夜,其性质是为了庆祝新年而举办的文艺晚会。
春节联欢晚会简称为央视春晚或春晚,起源于1979年,在1983年正式开始举办,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节目。
春节联欢晚会涵盖小品、歌曲、歌舞、魔术、杂技、相声、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举办的时长约为260-300分钟。
现在还有多少人在看春节联欢晚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每年除夕之夜为了庆祝新年而开办的综合性文艺晚会。起源于1979年,正式开办于1983年。
晚会涵盖小品、歌曲、歌舞、杂技、魔术、戏曲、相声等多种艺术形式,把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带入到狂欢之中,打造"普天同庆,盛世欢歌"的节日景象 。
晚会于每年除夕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综艺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国防军事频道、少儿频道、奥林匹克频道、农业农村频道等现场直播。
春节联欢晚会是现代媒体和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产生绝非偶然。1979年,中央电视台录制、播出了“茶座式”晚会,名为“迎新春文艺晚会”,执导晚会的是邓在军以及《西游记》的导演杨洁。不过,因为1979年全国的电视机不过485万台,没有产生社会影响。
在当时电视节目资源少、电视频道类型少、互联网不够普及、所以春晚就成了除夕夜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各类新媒体和互联网的直播平台越来越多。观众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娱乐方式,所以很多人都不再看春晚。
今年你有看春晚吗,评论区告诉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