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是益鸟,会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城乡的燕子会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人类知道燕子是益鸟,因此一般不会伤害或驱赶它们,因此燕子通常也不害怕人类。
所有燕科种类几乎只食空中的无脊椎动物,主要是昆虫。在昆虫匮乏期间,双色树燕会经常性摄入植物性物质,以浆果为主。
中国常见的燕子是家燕和金腰燕。家燕前腰栗红色,后胸有不整齐横带,腹部呈乳白色。金腰燕体形比家燕稍大,腰部栗黄,下体有细小黑纹,大都栖息于山地村落间。
我家梁上的燕子,年年都能准确的找到家,因为我们这样爱它们
我家房梁上的筑巢燕子
早年,我家居住在土平房。有一年春天,房门开着,一对紫燕飞进来,在厨房梁上垒窝。它俩分别叼来一口泥、一根草,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垒窝。记不得垒了多长时间,一个有如大海碗一般大小的泥草混合的窝便垒好了,那窝看上去像菠萝表皮,坑坑包包的,还有枯草根和叶参差不齐地裸露着。
之后,它们便频繁地飞来飞去,叼回枯草续窝。有时,家里人忘了给留门,它俩飞不进来,便将枯草丢下,落在院里的晾衣铁丝上,叽叽喳喳的叫着,似乎在说,亲爱的主人,请开开门吧。当房门开了,它俩便叼起枯草飞进窝里。
有时,它俩还在窝里,家人不慎将房门关上了。它俩飞不出去,便贴在梁上在叫着,家人若没有反应,它俩便在厨房上空盘旋着、叫着。
后来,祖父把房门上槛的一块玻璃起下来,供它俩自由来去。这下好了,方便了这对燕子,也省去了为它们开门的麻烦。祖父还嘱咐我,不许伤害燕子,它们是咱家的邻居,各过各的日子。还说,有燕子的人家好交,心眼好。祖母则吓唬我说,打燕子瞎眼睛。其实,我小时候是不讨厌的,尤其是对小生灵,有一种怜悯之心。
不久,便看到只有一只燕子叼着虫儿飞进来又飞出去。祖父说,母燕下了蛋,在抱窝呢。抱窝我懂,母鸡趴在一堆蛋上,用它的体温暖着身下的蛋,大约一个月后,小鸡雏便从蛋壳里出来了。果然,一个月左右,有几只小燕便在窝里叫喳喳,宣告它们出世了。
每当燕爸或燕妈叼着虫儿飞回来喂它们时,它们便一起张开嘴,等着喂食。每天燕爸和燕妈不知要飞越多少里路捉虫,又飞回来喂它们的孩子们。祖父说,燕子最辛苦,有的人家嫌吵闹、麻烦,便把窝给捅破了。俩燕子还得重新找人家,继续垒窝。垒完了窝,燕妈妈在窝里下蛋、孵化,燕爸爸飞出去捉虫喂给它。小燕们出蛋壳了,它俩更辛苦,到处飞来飞去为孩子们捉虫吃。
我家燕窝里的小燕们长大了,羽翼丰满了,它们便跟随爸爸妈妈飞出窝,在空中练习飞翔,还自己捉虫吃,找水喝。每当夕阳西下时,这一家子便落在院里的晾衣铁丝上,欢快地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好一个温馨的场面。
傍晚,它们飞进窝里,便鸦雀无声了,深怕吵到主人。早上,主人还没起来,它们便飞出去了。
深秋,它们便飞向南方。跨过高山,越过海洋,去到南方另外一个家。它俩的子女在南方,各自找到伴侣成家了。
第二年春天,这对燕子又飞回来了。像紫色的剪刀,时而低空翱翔,时而高空飞舞,时而在半空中嘴对着嘴,翅膀扇动着嬉戏、呢喃。每每看到这动人的画面,我也想变做一只燕子。
我钦佩燕子的辛勤,也钦敬它们的勇敢,更让我佩服的是它们的记忆力,南北方相隔千里,甚至万里,这中间有无数的高山、河流阻隔,还有暴风雨的袭击,飓风的洗劫,它们居然能跨越种种困苦,终于找到家来。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胆量和智慧啊!
作者简介:李景宽
李景宽,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编剧。原《剧作家》杂志社剧本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