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吕布的形象刻画是非常鲜明的,他反复无常,见利忘义,这点从他背叛自己的义父转投朝廷就能看出来,另外,吕布还是一个十分刚愎自用、自视甚高的人,不过他武功高强,有三国第一猛将之称,曾在虎牢关大战刘关张三人不落下风。
在书中记载,吕布擅弓马骑射,且臂力过人,有“飞将”的美誉,描写其外貌时也是非常隆重:“顶束发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左下嘶风赤兔马。”可见威风一般。
大多数人认为吕布是有很大性格缺陷的,他曾三次易主,这说明他意志不够坚定,反复无常,且为了美人、地位、珠宝等多次背主杀父,是见利忘义的典范,也并不利于培养口碑,吸引名仕跟随。
吕布有大将之勇,但是却无大将之才,因此虽然坐拥一座城,凭借一身本领却也无法更进一步,最后一代枭雄人物,只落得在白门楼下被缢死的下场,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他自身的性格造成的。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吕布
吕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并州五原郡九原县人。东汉末年名将、东汉末年群雄之一。
吕布因为骁武被并州牧丁原授骑都尉、河内主簿等职。杀死丁原后,成为董卓的义子,授中郎将。受到董卓猜疑,在司徒王允唆使下,诛杀董卓,迁奋武将军、仪同三司,进封温侯。旋即被董卓旧部击败,便逃离长安。先投袁术,被袁术拒绝。改投袁绍,被袁绍猜忌。于是去依附张杨。
兴平元年(194年),吕布趁曹操攻打陶谦时与陈宫等联络而进入兖州,占据濮阳,与曹操血战两年,曾使曹操数战不利,但最终被曹操击败转而去依附徐州刘备。又趁刘备与袁术作战时袭取了徐州,与刘备时而和好,时而相互攻伐。期间,以辕门射戟化解刘备与纪灵的争斗。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遣将击败刘备与夏侯惇后,曹操亲自出马征讨吕布,水淹下邳。吕布被部下叛变,于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城破被俘,被处死。
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吕布所用的实战武器为矛。在《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其武器也被虚构为方天画戟。
人物评价:
陈宫:吕布壮士,善战无前。
曹操: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非卿莫能究其情也。
孙权: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
司马光:布者反覆乱人,非能辅佐汉室,而又强暴无谋,败亡有证。
方诗铭:以吕布为中心的并州军事集团,是一支具有特殊战斗力的军事力量,在东汉末年的战争年代,他们曾成为拥有强劲武装的割据势力,扮演过重要角色。但是,以他们本身所具有的弱点,加以一贯被人利用,又必然成为昙花一现的人物,终于为曹操所消灭。
歇后语:
吕布见貂蝉—一见钟情
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曹操杀吕布—悔之莫急
属吕布的—有勇无谋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吕布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出场时是丁原义子,因丁原反对董卓,吕布一时杀败董卓,但后来被李肃用赤兔马、方天画戟和财物收买而杀掉丁原投奔董卓,与董卓结为父子,也因此被张飞称为三姓家奴。
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时,吕布在虎牢关前大战刘备、关羽、张飞,而后败走,王允用貂蝉先后色诱董卓、吕布,施连环计使得吕布杀掉董卓,而后被李傕郭汜击败退走长安,与陈宫、张邈等趁曹操攻打徐州陶谦时攻占濮阳,被曹操击败后去依附徐州的刘备,又趁刘备与袁术交战时袭取了徐州,最终刘备与曹操联合攻打吕布,吕布遭部下叛变兵败被抓,向刘备求情不成被杀。
来源:历史人物传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