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似珍珠月似弓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象,在每年秋季的时候,昼夜温差比较大,所以在早上或者是晚上的时候,就会在树木以及一些草地上看到大颗露珠,这里诗人将露珠比作珍珠,月亮比作弯弓,表现了他对于秋季美景的赞美之情。
露似珍珠月似弓意思是露水就像珍珠一样,月亮宛如一把弓箭,地上的露珠和天上的明月交相呼应,给人一种静谧又安逸的美感,这首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为后人所钟爱。
而露似珍珠月似弓这句诗描绘的就是秋季时美丽的景色,大多在秋季的时候,昼夜温差比较大,在一些树木、草地上就比较容易出现大颗的水露,这也是秋季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色之一。
在这句诗中,作用将月光下的露珠比作珍珠,又将天空中的弦月比作弯弓,很容易将人们带到这样一个情景里面,表现了诗人本身对于秋季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是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感叹。
每日一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瑟瑟:此处指碧绿的颜色。
可怜:可爱。
真珠:即珍珠。
插图作者:丁佑希
农历九月初三正处于寒露时节范围内,我们读一首白居易在九月初三这一天写的诗,正好写的也是寒露时节的景状。
从诗中所用到的事物可以知道,这首诗写了三个不同时间段的场景,残阳是傍晚时分,弓月则是入夜不久,而露似真珠则要到深夜。前面两句写了夕阳斜照江面的场景,“一道残阳铺水中”,“铺水中”而不是“照水中”,因为夕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就像轻轻地把光线铺在水面上,亲切、柔和。“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是碧绿色,一半是碧绿色,一半是红色。唐代的长江是一条清澈的大河,所以夕阳没有铺到的地方是碧绿色的,夕阳铺到的地方是红色的,很形象吧。后面两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可怜是可爱的意思,九月初三的夜晚,露水像珍珠,月亮像一张弓,都很可爱。在诗人白居易眼中,“寒露”节气,夕阳下的江水,草叶上的露水,天上的弯月,都很美。这种美,是他轻松愉悦心情的写照。
(鸣谢:上海江东书院)
书法:中央党校教授 钟国兴
来源:1号线上 微信号yihaoxian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