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壁上观的主人公是项羽。作壁上观这个成语原本的意思是指双方进行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并不帮助任何一方,后来多比喻在一旁看着,不出手相助。作壁上观一词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含义与袖手旁观、隔岸观火相近。
作壁上观的主人公是我国秦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项羽。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他非常勇猛好武,后来自称西楚霸王,在彭城建立都城,与刘邦争夺天下,但最终被刘邦所败,并自刎于乌江。
作壁上观讲的是项羽与叔父项梁起兵反秦的故事,战斗中,宋义力图避开秦军锋芒,保存实力,不愿上前迎战,项羽一怒之下将其杀死,并号令全军,渡过漳水,发动猛攻,其他援军则不敢轻易出战,最终杀得秦军溃不成军。
作壁上观的意思
作壁上观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指双方进行交战,但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并不上前帮忙。如今这个词多用来比喻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作壁上观的近义词有袖手旁观、隔岸观火、置身事外等。
成语故事之旅 | 作壁上观
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语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发!
前方到站:作壁上观。
典故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史记·项羽本纪》
秦末,各地起义反秦。以项梁、项羽为首的起义军,推举楚怀王之孙为楚王。同时,已被秦朝灭亡的赵、魏、燕、韩诸国,也伺机复国,与楚王结盟反秦。
项梁率军接连取胜,秦二世派出大将章邯与项梁对抗。定陶一战,项梁战死。接着,章邯进攻赵国,把赵王围困在巨鹿。赵王向楚王求救。楚王以宋义为主将,项羽为副将,率兵援赵。
可是,宋义力图避开秦军锋芒,保存实力。楚军开抵安阳,驻扎了四十六天,按兵不动。项羽几次催促宋义渡河作战,都被拒绝。宋义说:“冲锋陷阵,我不如你;筹谋划策,你不如我。”项羽一怒之下,杀了宋义,并报告楚王。楚王只好命项羽为主将。
项羽随即率军渡过漳水,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一死战。此时,集结在前线的各国援赵部队,他们同样在观望,固守营寨,不敢轻易出战。楚军一到,立即发动猛攻。楚军将士个个以一当十,将秦军击溃。各国部队在自己营垒上看到了这一壮观场面。楚军获得了大胜,项羽从此成为各路反秦诸侯的领袖。
释义
比喻在一旁观望,不给予帮助。
发稿:烦烦
审稿:孟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