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公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于长安,也就是如今的西安,657年唐高宗李志迁都于洛阳,也就是如今的河南洛阳。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一共经历了二十一帝,并且享国两百八十九年,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唐朝的首都有两个,唐国公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于长安,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西安是世界历史名城,它也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这里建都。
657年唐高宗李志迁都于洛阳,也就是如今的河南洛阳。洛阳是一座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城市,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曾在洛阳建都。
唐朝的繁荣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一共经历了二十一帝,并且享国两百八十九年,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唐朝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艺术都呈现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女性地位明显提高,人们可以自由结婚和离婚。
为什么洛阳是盛唐首都?
“首都”指的是政治地位最高的都城。而唐朝时都城的地位明确体现在都城的称号上。
公元657年,唐高宗诏告天下,升洛阳为东都,自此东都洛阳与西京长安成为唐朝的“两京”。这一时期唐朝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首都,有的只是“两都”。直到684年,唐睿宗将洛阳升为“神都”,洛阳地位超越长安,正式成为唐朝首都。690年武周建立,武则天继续把神都洛阳作为首都。之后在唐玄宗执政的开元时期,洛阳成为上都。例如开元二十年颁布的《宽宥天下囚徒制》和开元年间铭刻的《河洛上都龙门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中的“上都”指的都是洛阳。唐朝时上都就是首都,这说明在近三十年的开元盛世中,洛阳仍然是唐朝的首都。
史学上称650年至755年为盛唐时期。这一时期中洛阳以神都和上都的名义作为唐朝首都的时间约为五十年,远超长安,加上洛阳是开元盛世期间的唐朝首都。所以洛阳是名副其实的盛唐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