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指的是祭祀天地,封指的是祭天,禅指的是祭地。封禅是指在天降祥瑞或者太平盛世的时候举行的典礼,一般多由统治者参与,封和禅是同时进行的。封禅的仪式十分复杂且又非常神秘,在我国各朝各代的仪式都有不同。
封禅指的是祭祀天地。封指的是祭天,禅指的是祭地。封禅是古时候举行的一种仪式,祭祀典礼。关于封禅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封禅产生于有怀氏。一种说法认为封禅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封禅来源于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敬,是天降祥瑞或者天平盛世所举行的典礼。封禅一般是同时进行,都在泰山举行。因为在古代认为泰山是万物之始,阴阳交替的地方。虽然它们同时进行,但是封的仪式要更加隆重一些。
封禅的仪式隆重而神秘,在夏商周三代的时候虽然有封禅,但是却没有关于它的详细记载。在后来的各个朝代,尽管对封禅都有记载,但是他们的仪式却各不相同。封禅是劳民伤财的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许多统治者会利用封禅笼络人心。
古代帝王泰山封禅探源
封禅是我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祭祀天地的重大典礼,封禅活动是封建帝王为了巩固皇权、统一思想、粉饰太平的一种政治手段,历代帝王通过封禅、朝拜、祭祀泰山,想要借此来巩固和树立自己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证明自己乃真命天子,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地位。正是因为有了历朝历代的帝王对泰山的顶礼膜拜,才使泰山封禅在中国封建王朝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政治象征作用,并成为每一位皇帝毕生都在追求的大事。
封禅,封为“祭天”(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是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它起源于春秋至战国时期,是当时齐、鲁的儒生为适应兼并争霸趋于统一的形式而提出的祭礼。
关于“封禅”的说法,大致起于战国后期。《尚书》有舜禅受位后祭告上帝,并有巡守(也作巡狩)柴、望之礼,这可以看做是封禅的缘起,因此古时谈易姓而王常将“巡守”、“封禅”并提,其实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封禅”,是封泰山禅梁父的简称,专指在泰山举行的封以祭天、禅以祭地的祭祀活动,而巡守则不同,巡守礼仪不限于泰山,可以周施它岳。不过从“于实宗”到“以齐七政”,是人们依赖自然、认为自然、利用自然以求生存的历史过程。社会形式、权力产生,剩余财产出现,巡守、封禅祭祀成为巩固权力,占有财富的纽带。“维天生人、立君以理,君权神授,神道设教使历代帝王的统治在理论层面合法、合理,因而泰山祭祀从柴、望巡守发展为封禅大典。
人生之初,对自然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茫然无知,随着对这些天象和地相的观察,他们由逐水草而居,寻找合适的地方避风雨。人们从对自然的无知到有知,开始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人生天地之间,需要依赖自然、利用自然。在自然中谋求生存和发展。远古人在对自然的观察中逐渐深化,日历的完成使种植文化规范化,洪水的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免除了水旱之灾。这不仅促进了物质文化的发生与发展,而且改善了人自身的生活水平,对促进人的社会化有积极的作用。在祭祀活动中促进了人的群体观察,增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自然崇拜是人自身智慧发展的开始,人类从自身的智慧中,认知了快乐,认知了智慧的价值。黄帝轩辕氏之所以被人崇拜,就是因为他智慧超群。试想在远古蛮荒时代,他“时播百谷”、“淳化鸟兽虫蛾”,何等令人钦佩!他“习修干戈”、“修德振兵”,何等令人敬畏!他懂得“死生之说,存亡之难”,何等令人敬爱!黄帝是智慧的代表,崇拜黄帝就是崇拜智慧。崇拜智慧,就让人在不同程度上认知自身的价值。智慧人人皆有,或多多少,或大或小,这就是人文价值。至于自然现象之间更为复杂的联系,例如风雨不时,山崩地裂,则是古人不可能认知的现象,崇拜、敬畏、恐惧时有发生。超自然的力量,或者说神的力量萌然出现,油然而生。古人什么时候萌生这种观念的?不得而知,据《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次出现“鬼神”字样的时代在黄帝轩辕氏,“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第二次出现在帝颛顼高阳氏,“依鬼神以制义”。第三交介帝喾高辛氏,“明鬼神而敬事之”。由此可见,夏、商、周之前已有鬼神的意向或概念。因此,封禅与崇尚自然、祭拜鬼神开始,与山川紧密联系,山川与封禅更是息息相关。
任何一种社会行为,必伴有一种文化因素。持续性的历史行为,必形成比较完整的文化系统,在社会生活中积淀并且持续起着历史性的作用,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影响着个人的精神世界。泰山封禅,从远古的巡行,柴望,到农耕社会的封禅,对中国的文化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远古的自然崇拜到天地神的崇拜,实质上是古人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正是这样的社会行为,使散居的居民联系成社会群体,形成民族国家和权力。到农耕社会之后,人的智慧发育,社会系统因财富增加而日益复杂,社会权力结构也日益细致,人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封禅文化逐渐形成的神道设教、奉天承运,成为封建帝王的权力理论。普通人依天地生存发展,也逐渐强化宗法系统,将神仙崇教世俗化,使之成为人们自己特有的文化系统,分享生的快乐,化解死的忧愁。
泰山帝王封禅文化始于自然,终于神道设教,泰山及周边人民百姓朝山敬香,始于崇拜神,终于自身的人生追求。但是不管出发点有何等差异,在漫长的过程中,会渐渐趋同,上层帝王向人民大众倾斜,人民大众以社会国家为重。这就是封禅历史的整体观念中的个性,个性观念中的整体。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共识,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成为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封禅对道教孕育和发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封禅思想与道教的基本思想是同源的,有着相应的内在联系,这都得益于海岱地区齐文化。封禅说及活动的发生促进了儒家与道家思想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特别是在封禅说背景下黄帝的仙化,是方仙与黄老有机结合的催化剂,为道教基本思想的最终形成创造了条件。封禅一开始就是“修身”、“治国”合一的体现,被帝王所崇尚,而封禅的特有形式——最高统治者亲自执事祭祀,使其由一般祭祀升华为举国大典,具有最高的权威性。
时值宋代,泰山道教随着宋真宗的泰山封禅又得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宋代立国,就利用道教的影响为泰山封禅制造社会舆论。太宗雍熙元年(984)就有僧道“上表以请”有事泰山。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又有僧道参与上表以请封禅(政和年间也有道释“表请东封”的举措),并主演了“降天书”的活动,以此作为封禅的前奏。在封禅之时,真宗将原来的奉高行宫改为道观,下诏更名为“会真宫”,“自京选名德道士,住持焚修,仍给供具物”。大中祥符二年,也就是封禅的第二年,下诏六月六日“以天书降泰山日诣天贶殿建道场设醮,以其日为天贶节,令诸州皆设醮”。大中祥符三年,赐泰山隐士秦辩号“贞素先生”。据《续资治通鉴》卷第二十八《宋记》二十八载:“辩自言百三十岁,帝召至京,与语,多言五代事,亦无它奇,但能服食至长年耳。”宋皇右间炼师庞归辈,也曾受皇帝的宠幸,赐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