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彩陶三个类型

人气:265 ℃/2023-05-04 20:11:56

1、半坡型:半坡型主要分布在渭河中下游地区,纹样简单朴素,颜色以红地黑彩为主;2、马家窑型:马家窑型在彩陶的绘制以毛笔为主,奠定了中国话发展的基础;3、庙底沟型:庙底沟型分布广泛,彩陶数量多,颜色黑多红少,全为外彩,纹路丰富。

仰韶文化中彩陶有哪三个类型

1、半坡型

半坡型是仰韶文化彩陶的早期代表,它集中分布在渭河中下游地区,出土的彩陶纹样大多比较简单朴素,颜色以红地黑彩为主,主要的纹饰有浅纹、弦纹、指甲纹、彩纹等,主题大多是鱼、羊、人面、植物等。

2、马家窑型

马家窑型是仰韶文化彩陶中期代表,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前的新时期晚期,其主要的特点在彩陶的绘制中以毛笔为主要的作画工具,同时出现了大量的线条,为后期中国画的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

3、庙底沟型

庙底沟型是仰韶文化后期的代表,它主要以豫、陕、晋三省为中心,分布广泛,且对周边地区的文化也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庙底沟彩陶数量非常多,颜色黑色多红色少,且全部为外彩,纹饰也极为丰富,主要有花瓣纹、钩叶纹、三角纹、条纹等,且纹饰交互,极为自然。

仰韶文化彩陶三个类型图片

国家博物馆珍藏的仰韶文化彩陶,其中多件国宝级艺术品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期文化,距今大约7000年至5000年。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首次发现,所以被称为仰韶文化,其分布区域在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

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了大量仰韶文化彩陶,其中多件文物是国宝级的珍贵艺术品。

鹰形陶鼎 1958年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

陶鼎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常见的炊器,主要用于烹煮食物。除了作生活用器,一些造型罕见、制作精细的陶鼎,也会在祭祀等礼仪活动中用作礼器。

鹰形陶鼎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双腿与尾翼构成三个稳定的支点,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2002年1月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

人面鱼纹彩陶盆 1955年西安半坡出土

这个彩陶盆我们曾在历史课本上见过,它的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和鱼纹。人面头顶有鱼鳍形装饰,嘴巴两侧和双耳部位都有两条相对的小鱼分置左右,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此盆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可能是一种特制的葬具。2013年,人面鱼纹彩陶盆被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类似的彩陶盆,出土了很多件,比如下图的鹿纹彩陶盆

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 1978年河南临汝阎村出土

国家博物馆的展品图

陶缸外壁彩绘有鹳、鱼、石斧等形象。鹤昂首挺立,目光炯炯有神,被它街住的大鱼则身体僵直,鱼鰭低垂,毫无挣扎反抗之势,两者之间的胜负显而易见。一般认为鹳和鱼应分别代表了敌对的两个部族,石斧是权力的标志,是鹤部族首领所用的武器。鹤首领生前曾经率领鹤部族同鱼部族进行过殊死的战斗,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画面内容是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的生动写照。2002年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

小口尖底陶瓶 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

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的代表器物之一。瓶身通常呈纺锤状,多带环状耳,可以穿缀绳索便于携带或搬动。一般认为小口尖底瓶的用途是一种汲水器,利用重心转换原理来调节平衡,可以方便地从河流中取水。

鱼纹彩陶盆 1955年西安半坡出土

这件陶盆通体施以红色,盆的外壁描绘互相追逐的游鱼。

半坡遗址出土鱼的形象可能是色彩的装饰,也可能是图腾崇拜,也可能是多子、繁衍的美好愿望,这件彩陶盆,把实用器皿和图腾崇拜结合起来。

鱼鸟纹彩陶壶 1958年陝西宝鸡北首岭出土

壶身绘鱼鸟纹装饰,首尾相逐环绕一周。鸟长颈长喙,头顶生翎,正衔住鱼尾。鱼拼命挣扎反抗,一副被动挨打的模样。画面借助鱼、鸟之间的争斗之势隐喻远古社会并存的两个群体之间的斗争状况,因为鱼为鸟所制,表明此时鸟部族暂居上风,鱼部族的地位则相对低落。

船形彩陶壶 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

船形彩陶壶为盛水器,由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演化而来。陶壶两端如船形上扬,壶身装饰网纹,极似从河里收网捕鱼或晾晒鱼网的情景。这些水上生活场面是远古人们制造舟船、网具并捕鱼的真实写照。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交错三角纹彩陶壶 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

最后,再补充几件,同样也是仰韶文化的彩陶精品,其中两件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是甘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甘肃大地湾出土

鲵鱼纹彩陶瓶 甘谷西坪出土

还有藏于河南博物院的两件,也是很有特色。

彩陶双连壶 郑州市大河村出土

红衣黑彩的两壶体并列连接,腹部相接处有一椭圆形口相通,构思巧妙,造型奇特,极为少见。这种饮酒器皿在当今少数民族中仍有沿用,两人各街一壶同时饮用,作为友好、团结、联合及爱情的象征。

花瓣纹彩陶钵 三门峽市庙底沟出土

这件彩陶钵的花辦纹图案在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中较为常见。在古文字中“华” 的本义就是花,有人认为,普遍使用花瓣纹图案的氏族与 “华夏” 族有一定的渊源

仰韶文化,是与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并存的新石器时期文化,仰韶文化遗存,对于研究华夏民族史前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