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哈气是怎么形成的

人气:125 ℃/2023-05-12 14:05:07

冬天哈气的形成原因

冬天会形成哈气主要是因为口腔呼出的热气里面有一定的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到冷气后,就会释放热量与冷气凝结在一起,由气态变为液态,形成白色的小水珠,这就是哈出的白色气体。

冬天哈气是怎样形成的

寒冬,去除汽车前挡玻璃的“哈气"原理是什么?

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有道题是这样的,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经常发现前风挡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打开暖风,很快就能除掉“哈气”;夏天,在下大雨后,前风挡车窗上也出现“哈气”,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冷,很快“哈气”也被除掉。为什么同样的现象,司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却收到了相同的效果?

现在让我来解释哈气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的物理原理。

首先,我们要知道空气中总是存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水蒸气,而且这种水蒸气具有温度。但是我们要明白,我们蒸馒头包子时,蒸锅边冒出的白色蒸汽可不是水蒸气,它实际是高温水蒸气从锅边出来遇到冷空气后液化成的一大团小水珠。实际上,汽车前挡车窗出现的“哈气”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冬天,汽车放在户外一个晚上,车玻璃的温度非常低。司机乘客进入车内,呼出水蒸气,它的温度高于车玻璃温度,于是水蒸气就向汽车玻璃放热而发生液化现象,也就是“哈气”。

夏天雨后情形与此类似。车外下着大雨,慢慢地汽车前挡玻璃温度就变低,低于车内水蒸气的温度,于是,前挡玻璃出现液化现象,也就是“哈气”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阻止水蒸气液化。如果让水蒸气的温度不高于玻璃的温度,液化就不可能发生。因此,我们很自然地想到,可以有二种方法阻止液化,一是升高玻璃温度,二是减低空气温度。

寒冷的冬天,司机打开暖气使车内窗玻璃温度提高,使其温度不低于车内空气温度,水蒸气无法放热,不能液化,就是第一种办法;夏天雨后,打开空调,降低车内空气的温度,使空气中的水蒸气的温度不高于窗玻璃的温度,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无法放热,故不能液化,就是第二种办法。

无论冬天和夏天,如果不怕冷,开车时,开着车窗,让车内空气温度与室外一样,汽车的前挡玻璃就不会出现“哈气”。不信,你可以试试。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