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哨声怎么形容

人气:380 ℃/2023-05-17 05:36:08

口哨声似拟声词:咻咻、哔哔、滴滴、嘟嘟、嘘嘘等。口哨是用口的作用通过双唇、舌头和气流,就能发出“箫”一样的声音。口哨的种类较多,从运用工具上分为唇哨、手哨、齿哨、舌哨、线哨、叶片哨、空心哨、固体哨等。口哨声随口哨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口哨从音域角度分,可分为低音口哨、中音口哨、高音口哨。从韵律处理角度分,可分为强音、缓音、波音、颤音、滑音等。

吹口哨的方法:双唇合拢,中间留一空,借助于人的唇、舌的作用使气流通过而发出声音。

撮唇,中间留一小孔或将手指插口内,使气流涌出而形成的象吹哨子的声音。

口哨声怎么形容?用嘴吹的那种

他是第一个把口哨吹出禅意的人

三强,

在众多头衔里,最钟意的称谓叫啸者,很朴素也很简单。啸者包括两层意思,啸乐的行者啸乐的歌者,这是他的一种使命,对他来说两个字承载了很多。他想通过啸乐艺术,真正成为一个传递传统文化、佛教文化智慧的人。

说到“三强”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怎么叫三强啊,难道是钱三强吗?其实就是小名,因为在家排行老三,所以叫三强。虽然很俗气,但三强觉得就是个代号,熟悉的人也能记得住。

啸乐是一个中国非常古老的音乐,啸乐跟啸是什么关系?啸就是搓口吹声,就是口哨,它包括很多声音,都是人用嘴来发出的这种声音,例如风的声音,野兽的声音,都是通过人声模拟出来的。如果把它变成音乐,那就是啸乐。

三强小时候就喜欢吹口哨,唱歌,到现在二十多年了,当时不知道口哨是什么,只是觉得好玩儿。不管到什么地方,都在吹口哨,能吹出很多的音乐,因为三强不太喜欢记歌词,吹口哨正好可以不用记歌词,并且也有人喜欢听,所以口哨跟他的音乐生涯有很大的渊源。后来才发现原来口哨是一门啸乐艺术。口哨跟唱歌同步进行,当时很多人给三强起了很多难听的外号,现在觉得很有意思,也是突出了当时他的疯狂状态。三强现在对啸乐文化的理解深度和表演水平的高度,跟当时那种疯狂是离不开的,三强因此也很感谢自己当时那种状态,否则今天就没有机会把啸乐文化介绍给大家,也不会把这将近几千年的一种古典音乐艺术重新挖掘出来,呈现给大家。

收音机是他儿时最好的老师,当时在农村没有更多的娱乐方式,学习也是通过收音机,听古典音乐,相声口技,民歌戏曲。从收音机当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了吹口哨,吹的时间长了相对于别人来说声音技巧更好一点。三强大学学的设计,跟他的音乐专业毫无关系,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割舍不掉。怀揣着音乐梦想来到北京,当时还是停留在对啸乐不理解、不知道其文化背景的阶段,忽然有一天三强发现了网上很多关于口哨的论文,原来这是中国几乎断代的一种非遗文化艺术。三强的口哨技术已经练出来了,但是当时他才发现这门艺术叫啸乐,古代叫啸歌。啸歌在诗经里头也有所记载,有三篇诗歌是写啸歌的,魏晋时期的文人雅士都喜欢啸歌,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三强充分了解它极深厚的文化背景,并致力于研究啸乐文化,想让大家重新认识这门艺术。

当代的文人雅士在研究历史文化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啸”这个字眼,大家都听说过“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频繁出现但不知其意,以为是哈哈大笑,三强在公共场合演出的时候经常会被问:“你怎么知道你这个啸就是古人所说的啸呢?”在传统文化当中很多艺术形式,例如茶道、香道,但谁也不敢断定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这种茶道艺术或者香道艺术就是古代的那种呈现方法。相对于啸乐艺术,也是同样的。他的特点的就是不表文字,从啸声当中,表达某个文人雅士的思想境界与其意识高度跟他的内心状态是有很大关系的。

他查阅了很多古籍,有一本唐朝孙广写的《啸旨》详细描述了表演方法。诗歌典籍里也有零零散散的记载,唐朝诗人王维写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描写一个人晚上在竹林里头对着月亮抚琴常,发出这种啸的声音,通过啸表达他内心对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呈现其高度与境界。啸乐历经几千年,从上古时期一直传承至今,每个人表达啸的方式千差万别,啸乐会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表达方式。静下心来,大家就能感受到古人的这种古典音乐艺术。

啸属于人声音乐,古代有句话叫“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啸就是古代的肉乐。从嘴哼鸣,头腔共鸣,口腔共鸣,鼻腔共鸣,胸腔共鸣,由此发出的声音。啸乐是从上古时期人类对大自然的一种崇拜,通过啸来模拟大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大多数时候是通过祭祀的方式来沟通的一种音乐形式。其学习方法跟传统声乐是一样的,稳定气息。在学习啸乐的过程中也会慢慢的了解到中国历史文化。是对观众产生正面作用,传递正面的信息和正能量,能够陶冶情操,提升美学高度的一门艺术。很多人会认为三强在研习啸乐的一二十年里,肯定会比较枯燥、坎坷,其实不然,他本身很享受这个过程,很快乐很满足。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生一些病变,表演啸的时候会产生共鸣的过敏,嗓子会流血,后来发现这只是一个过程,时间长了反而和谐了,唱歌的头腔、鼻腔、胸腔各腔体统一了,就没有矛盾了,从而比较顺畅。在这个过程中,三强学到了很多啸乐的表达方式。

三强是中国口哨协会的会员,全国有很多口哨的爱好者都加入了这个团体,定期搞聚会或者比赛,愉悦身心的同时达到传播啸乐艺术的效果。每个人对这门艺术的理解不同,有的人吹口哨儿就是消遣,三强是从其艺术性、文学性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而感兴趣,所以他现在以及未来都会不遗余力的做下去。

目前三强在做各种推广,跨界,也参与过电影的拍摄。国际服装周上面,用啸给国际的模特配乐;跟当下的流行乐、摇滚乐、古典乐和西方的爵士乐融合;还有现在流行的b-box,经常会跟他们跨界合作。它可以融入很多艺术门类,如果音乐中加入啸乐会更有意思,可以用人声音乐来搭配各种艺术形式呈现出来,或通过啸乐做一些衍生品、音乐作品专辑。三强的《禅啸》的专辑也刚刚做出来,意指一种禅意的啸乐,这是创新,也是一张划时代啸乐作品,开创了啸乐文化作品的一个先河。

大概是在2014年,三强才真正的去了解了佛教文化。当时对西藏特别喜欢,由于唱民歌接触到了佛教。每个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是不同的,三强选择去践行佛教文化,让观众从音乐当中学习到佛教的智慧,这是根本的目的。让听众能找到心灵的安宁。

因为人生无常,三强想在他有生之年能把这门艺术传递下去,繁衍下去。啸乐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是他接下来后半生的工作,他会想尽办法去做一些跨界的表演或者合作,会创作更多的啸乐艺术作品能流传下来,创造出更多新的音乐艺术给大家去听。

延伸阅读

啸,中国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古老的人声艺术,啸乐是中国古典音乐,流行于魏晋。啸文化著作: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有三篇关于啸的诗歌,其一《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晋代成公绥《啸赋》和唐代孙广《啸旨》,竹林七贤代表人物阮籍尤为善啸,李白、苏轼、曹植等著名诗人写有啸诗上百首。啸包括呼麦、口技、口哨(啸歌)、狮吼音等声音艺术,演奏方法千变万化,“曲用无方”“随事造曲”,被称为是“自然之至音”。

三强系啸乐歌者,中国国宝级啸乐艺术家,当代啸乐文化研习开拓者,生命音乐人,世界音乐家,世界纪录保持者和传统文化非遗啸乐传承者。生于仓颉故里河南濮阳南乐,2013年组建啸乐团,2016年创办啸乐馆。其啸乐被文化评论家杨子浪先生誉为音乐的诗经。国学大师楼宇烈先生赞其啸乐是与天地共振的声音。其曾发行三张啸乐专辑,有《路》、《转山》啸乐剧原声带和《禅啸》发烧专辑,联袂孙菁禧导演在全国举办二十余场啸乐会和多场啸乐剧,多次在世界各地文化交流活动上及各国驻中国大使馆展示古啸乐人声艺术。其主演的啸乐电影《山哈女友》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合作/投稿/建议:

ad@smiao.wang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

微信公众号:嗣妙(simiaovx)

搜索嗣妙微信公众号抢购《禅啸》发烧珍藏版专辑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