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红枣粥的禁忌有痰湿偏热者、体质虚寒者、体质偏热者不宜食用。痰湿偏热者食用后会因为红枣的滋腻性而增加体内的湿气,使痰湿症状更难以清除,体质虚寒的人食用后会加重脾胃的损伤,体质偏热者会因红枣的温补性使火气更旺。
痰湿偏盛的人会出现舌苔厚腻、口中发腻或者发甜、食欲不振的症状,平时还会常常感到胃胀的不适感,严难以清除,重时还会伴随着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而红枣有滋腻性,食用后容易增加体内的湿气,使痰湿症状加重,留在体内难以清除。
薏米属于寒性食物,长期食用会加重体内的寒性,体寒的人长期食用可能会损伤脾胃,因此最好不要食用。有痛经和宫寒症状的女性最好不要食用,怀孕的女性更不能食用,以免伤害到胎儿,感冒发烧的人也不宜食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体质偏热的人容易上火,常常伴随着便秘、口臭、咽喉牙龈肿痛的症状,红枣属于温补性食物,味甘湿,食用后会加重热性体质者体内的火气,上火更严重。
去湿气就喝它?NO!如果喝不对,湿气反而更重!
湿气是万病之源
很多人知道用红豆薏米粥可以祛湿!
但是方法错了会导致问题更加严重
为什么喝了那么多红豆薏米粥
湿气还是那么重?
错误一:红豆错了
红豆薏米粥这个方子里说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
红豆比较圆、赤小豆是细长的,红豆能疗饥,不能利水祛湿,吃多了会败血,赤小豆才有利水祛湿的功效。
错误二:薏米错了
薏米可以祛湿,但它的寒性太重了,直接煮会伤脾,建议把薏米炒一下,减轻它的寒性。
错误三:煮法错了
赤小豆、薏米仁很难煮烂,最好用热水浸泡一小时后再煮,否则营养很难出来,但很多人往往都是直接煮。
错误四:只祛湿不健脾
湿气是脾虚引起的,湿气又会使脾虚加重,所以健脾、祛湿要一起进行才正确!
脾虚弱的话,运化水汽的能力降低
水汽堆积在体内,无法出去
自然湿气就更重
湿气和脾虚是恶性循环的关系
也因此,要想祛湿
就必须祛湿加上健脾
两者同时进行,才有用。
健脾最厉害的是芡实
“水中人参”
健脾,最厉害的是一种长在水里的植物——芡实。芡实又叫鸡头米,有“水中人参”的美名,常用来健脾祛湿。
芡实可以健脾,可调整脾胃功能,补益脾胃,让它获得动力;芡实还能固肾,肾好了,排尿功能就强,身体的水汽通过尿液排出去了,变得干燥了,这也是祛湿的一个大招啊。
祛湿、健脾经典食疗方
薏米红豆芡实粥
食材
薏米、芡实、赤小豆、冰糖
做法
1、赤小豆、芡实冷水浸泡2小时以上,或者直接用热水浸泡1小时;
2、薏米仁用文火炒,炒到变成微黄色;
3、把赤小豆、薏米、芡实、冰糖一起放锅里,加水,熬煮2个小时左右。
功效
1、祛湿利水:薏米主要功效在于健脾去湿,健脾可以补肺,祛湿可以化痰,所以薏米还可用于治疗肺热肺痈肺痿之症,和山药同用,更是相得益彰、互补缺失。
2、健脾益胃:红豆薏米芡实粥补气血、健脾胃的功效是公认的,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把脾胃调养好是健康的根本。
3、补肾益精:肾为先天之本,精、气、神乃人之三宝,芡实不但止精,亦能生精。
注意事项:肾脏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以及肥胖症等病症患者,不能喝红豆薏米芡实粥。
资料来源:养生中国
编辑: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