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商品价值指的是商品交换价值,在现实主要通过价格来体现。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它的社会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示形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价格分为出厂价、经销价、市场价和需求价,如果是小麦等农场品的产区收购价、产区出库价等,都是以出厂价对待。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决定。
商品的两因素与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一、
1、具体劳动: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2、抽象劳动: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劳动具有二重性→劳动做出来的商品具有两因素)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对立统一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二、价值如何衡量 ⭐
1、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 相同时间生产商品数量 | 商品价值总量 | |
社会(部门)劳动生产率 ↑ | ↓ | ↑ | 不变 |
个别劳动生产率↑ | 不变 | ↑ | ↑ |
4、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正比)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正比)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分工越明确,劳动生产率越高,正比)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正比)
5、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简单劳动:不需要经过专业化的训练直接就可以做的劳动)
(自乘的:倍数不由别的规定,而是由自己形成的倍数)
6、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