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的地铁一条线一般会有2辆或以上的车辆,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发生相撞的。地铁的轨道长度足够长,车与车之间会保持间距,每辆列车的出发时间、停靠时间、行驶速度等是经过严格计算并且由电脑控制同时有驾驶员值守,出事故的几率很低。
地铁的两端都可以作为车头使用,一般地铁会通过交叉折返线进行调头,交叉折返线一般存在于终点站或其他换乘站之间。
地铁如果不慎出现了故障导致车辆失去动力,一般会触发相关的应急预案,整条地铁线路会及时停运避免出现撞击。
地铁是如何调头的?为啥夜间不运行?今天为您讲明白
地铁对于很多小伙伴们来说
已经算是亲密伙伴了
大家都知道
一般的地铁都是对开的
比如下面这样
↓↓
大家有没有想过
这种对开是如何实现的呢
是不是需要地铁到终点站后拐个弯呢
类似于下面这样
↓↓
其实地铁看似很长
它的辗转腾挪并非那么麻烦
地铁其实不需要调头
它两边都有头
可双向行驶
↓↓
确切的说:地铁没有调头这一说
专业的应该叫做 “ 折返 ”
地铁系统有两种折返方式:站后折返、站前折返
站前折返
↓↓
站前折返,道岔转动至开通侧股后,列车从上行线运行至下行线。
简单地说,列车进站前会通过一个道岔先驶入到对向车道,接着进入对向车道的站台,乘客下车,新的乘客在同一侧上车,驾驶员从车头走到车尾,继续前进。
这种情况明显上下车的人流比较大,容易拥挤,但是折返时间短。
站后折返
↓↓
列车上行站台停稳,站台作业完毕,相应道岔转动至正确位置,列车进入折返线。换好驾驶端后,准备出折返线,等待站后折返道岔转动至正确位置,出折返线进路开通,折返至下行站台。
简单理解就是列车驶过终点站,乘客下车之后继续往前开一段距离,再进行折返操作。
就像这样
↓↓
通常,城市轨道交通会选择站后折返。
那问题又来了,折返如何实现换道的呢?
其实换道都靠转辙机转动,控制道岔移动来实现的。
列车的车轮是“卡”在轨道上的
无需担心脱轨
只负责提供动力向前向后跑就可以了
↓↓
而道岔就像是“转向器”
决定了轨道的方向
也就引导列车运动的方向啦
转辙机则是用来控制转向器的方向盘
↓↓
视频来源于网络
要想顺利地换道
还必须靠列车的转向架
也就是固定车轮并连在车体上的可动部分
它可以让列车顺利实现换道
↓↓
既然这么溜,路也顺,为什么不能24小时运营呢?
说句良心话,地铁人真的是24小时连轴转,对外营业不是24小时罢了。为了大家的安全,看看他们晚上都在干啥?
17:00-19:00
下班高峰期,地铁再次开足马力,把人们平平安安地送回家。
24:00
各车站运营服务陆续结束,列车返回车辆场段。
01:00
当万家灯火通明的时候,维修人员开始了忙碌的夜班作业。工作人员对列车、轨道、接触网等设备系统进行维护、维修,对车站、列车进行清洁。
调度人员严格执行指令,统筹规划夜间施工作业;车辆人员打开库门,观察着列车缓缓驶入库区,手电光扫过每一个车轮、闸瓦、连接器……
工务人员进入轨行区,沿着轨道一步步对轨道进行“体检”,信号、通号人员检查地铁运营的“神经系统”,确保各系统反应灵敏,高效运作;供电机电人员确保电力、设备正常运转,为地铁运营提供充足的能量。AFC专业人员,悉心检查设备情况,确保设备高效运转。
03:00
客运人员完成票务清分清算、提取票务收入、准备次日票款、填写相关报表,确保公司票务收益完整。
04:00
维修人员对作业设备、区域进行一系列“望闻问切”的检查,清洁、维护、检修、施工等各种作业结束。在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后,终于能够稍作休息,等待次日的正线运行。
05:00
当大家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已经完成一夜日检作业的车辆人员和列车司机开始准备发车。车站值班站长也开始运营前检查,准备打开车站卷帘门……
地铁在结束一天的运营后,需要预留一个时间段进行设备检修维护、安全检查,确保次日的地铁运营安全,而这个时间段通常只有3-4小时。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要完成对地铁线路、列车进行日常检修维护,工作量大,时间紧。所以,为了你我出行安全,地铁不能大范围延迟收车或通宵运营哦。
综合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