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时空伴随者

人气:191 ℃/2022-11-29 23:48:00

随着时空重合这一概念的出现,时空伴随者又成了网友分谈论的热点,那么什么是时空伴随者呢?

时空伴随者定义:

时空伴随者就是和确诊者处于了同一时空网络的人,同一时空网络指的就是同一基站下的一定范围空间,范围的限制为800mx800m,如果在这个范围内,自己的手机号码被新冠防疫系统检测到和确诊者手机号码共同停留了超过规定时间以上,那么就会被系统判定为时空伴随者。一般来说这个规定时间是10分钟,且最近14天任一方号码累计停留时长超过30小时以上。

成为时空伴随者了怎么办?

一般来说,被系统判定为时空伴随者以后,手机的健康码就会变成黄色,并被系统标记为“时空伴随”者。在发现自己成为时空伴随者后要立即像社区报备,并积极配合进行核酸检测,获得核酸阴性结果前请居家,不要外出。

截止11月5日,已经有不同地区根据自己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政策:

1、长沙市疾控中心称,对于接到时空伴随者短信的人员,如果健康码转黄,需要在7天内进行3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即可向社区(村)申请解除黄码,社区(村)收到解码申请后进行初审,初审符合条件的递交区县(市)级疾控中心,区县(市)级疾控中心认定符合解码条件的给予解码。

2、成都市发布的措施是健康码黄码人员和收到成都市公安局、市疾控中心短信提醒的时空伴随风险人员应立即向社区报备,并在3天内进行2次核酸检测,2次核酸检测间隔应在24小时以上,获得核酸阴性结果前请居家,不要外出。

3、10月26日,嘉峪关市卫健委官方微信发布的通告则要求,时空伴随者落实居家健康监测期间,24小时内进行第一次核酸检测,在第3天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后由黄码转为绿码。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什么是时空伴随者黄码

「疫情防控 一线报道」“时空伴随者”的黄码如何转绿?

来源:新甘肃

小区居民自觉接受核酸检测。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梓懿

这两天,有不少兰州市民健康码变为黄色,被告知与新冠确诊病例同时空交集,要求在收到短信后,主动向社区报告,尽快在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并做好14天自我健康监测,其间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我什么时候与感染者有过交集?”“什么是时空伴随?”“会不会感染新冠病毒?”“需要隔离吗?”针对大家关切的问题,甘肃省疾控中心相关专家给出了相应解答。

“时空交集”与“时空伴随”概念相同,是指14天内,与确诊患者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网格内(通常以800米×800米为检测范围),共同停留过10分钟的人。

通俗地说,比如感染者14天内到过某地,而你这14天的轨迹与他有过交集,无论是身体上擦肩而过,还是通信信号上的飘移,都可能被认定为时空伴随。专家表示,筛查“时空伴随者”可以最大程度发现潜在风险人群,将更多存在“时空重合”而有可能感染的人群纳入到重点排查中,真正做到早期发现和防控关口前移。

一、接到被标记为“时空伴随者”的提示短信后应该怎么办?

专家回应,一方面先不要紧张,“时空伴随者”代表您近期可能与新冠病毒感染者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接触;另一方面一定要引起重视,应配合进行以下操作:

一是立即主动联系您所在的社区、单位或入住的宾馆酒店,及时告知本短信情况,并按照要求落实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二是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涕、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等症状,要及时就近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就医途中请做好个人防护,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是积极配合完成社区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认真履行疫情防控义务。

疫情防控需要每一位居民齐心协力。专家呼吁广大居民朋友一定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遵守并落实好各项防疫措施。

二、“时空伴随者”的黄码怎么转绿码?

被赋予黄码人员须实施3天自我健康监测(发生异常及时报告),并到指定机构进行2次核酸检测(间隔须大于24小时),如结果均为阴性,可自动转为绿码。符合转码条件未能自动转码的黄码人员,凭相关证明向所在地社区(村)、街道(乡镇)登记,并申请黄码转绿码。

三、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指与病毒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依据以下原则判定为密切接触者:

1.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2.直接照顾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

3.在同一空间内实施可能会产生溶胶诊疗活动的医护人员。

4.在办公室、车间、班组、电梯、食堂、教室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5.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

6.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7.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人员,包括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

8.暴露于可能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环境的人员。

9.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四、什么是“次密接者”?

“密接者的密接者”,简称“次密接者”。

在密切接触者与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首次接触是指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

调查中应以与密切接触者接触频繁的家属和同事等人群为重点。

五、什么是“一般接触者”?

一般接触者是指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以及共同暴露于商场、农贸(集贸)市场、公交车站、地铁内等公共场所的人员,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