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玺的寓意和象征

人气:146 ℃/2023-06-09 16:08:54

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是威信与至高权力的象征。在中国,第一个拥有的人是秦始皇嬴政。玺最早在周朝出现,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

玉玺的历史沿革

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做成了传国玉玺。无论传说真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实命玉工雕琢过一枚皇帝玉玺,称为”天子玺“。

野史记载,传国玉玺传到十六国时期,在冉魏灭亡的时候,有三个国家各得到一块,都自称是真的,只有东晋的这一块,一直传到后唐李从珂自焚。到宋朝建立之后,一位农民捡到这个玉玺,献给宋,最后,到了金,然后到了元,元被朱元璋灭掉,获得玉玺,传到民国,民国政府迁台后,藏于台北博物馆。

玉玺的寓意和象征300字

御玺,究竟代表着什么?

自秦朝始皇帝实现中国大一统之后,书同文,车同轨,中国的封建王朝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规矩和形制,秦始皇为体现自己的身份和统领全国的权力,以和氏璧铸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枚御玺——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印文“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体现着秦始皇出身正统、受天命治国的身份象征,并规定“天子之印独称玺,又独以玉制,其余皆用铜称印”,揭开了中国御玺的历史。

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

传国玉玺作为中国最高权力和天命的象征,却在战争中消失,此后历朝历代皇帝都不断寻找,而叛国者也妄图用传国玉玺为自己正统,“得玉玺者得天下”,这就是一方御玺的分量。

到了汉武帝时期,印玺作为身份象征,其等级制度逐渐完善,规定诸侯王用金印驼钮,称玺。列侯用金印龟钮,称印。丞相、将军金印龟钮,称章。阶级森严,违者砍头。

到唐代武则天时期,这位聪明的女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宣称“玺”谐音“息”,名称非常不吉利,就把“玺”改称“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御玺承载着皇家号令天下的威仪与气势,在清朝时期达到了鼎盛。清朝的封建帝制最为完善,需要的御玺也就最多,足足有31方,到乾隆时期,为消减数量,选定其中25方作为御玺使用。

25宝玺基本上涵盖了中国御玺的所有形制,也包括了御玺所有的用途。其中使用最多的一方是跟随皇帝出行的“皇帝之宝”,印文“以肃法驾”,由一个专门掌玺的太监背着跟皇帝跑。

皇帝之宝

使用最少的则是“大清嗣天子宝”。康熙末年皇室争权夺利严重,雍正以后就采取秘密建储的方式,将选定的皇位继承人名封在建储匣内,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先皇驾崩后,再取匣揭秘,上面盖的就是这枚印。

大清嗣天子宝

值得一提的是,在故宫藏2万多方印章中,有一方外表不起眼,却见证了中国近半个世纪国运兴衰,地位不输御玺的印,就是“同道堂”。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咸丰皇帝逃往热河行宫,次年7月病逝,临终前将“同道堂”“御赏”两方闲章分别赐给载淳和皇后纽祜禄氏,作为即位后下达圣谕的符信。

载淳年幼,“同道堂”自然便被其生母慈禧控制在了手中,从而取得了干预朝政的权力,这一方小小的印章,终于揭开了慈禧长达48年的统治。

1928年11月2日,蒋介石召开国民政府会议,提议制作国玺,印文为“中华民国之玺”,不过因没找到合适的材料而延期。到1929年,陈济棠进献缅甸翠玉给蒋介石,以此制成了民国国玺。

中华民国之玺

说起中国近代那些国家印章,还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的章,是用江西白银刻制,印钮还是木制的。长征时被毛主席带在身边,后来为了行军方便,还把木头钮给撅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央政府雕刻启用第一枚国印,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铜制宋体印文,承担着中央多项任命和外交文件的钤盖。

直到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大印完成了它的使命,如今以国家一级文物的身份,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之中。

历数中国历代印玺,无不是皇权在握的象征,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的信物,而唯有新中国的大印,却是人民的化身,朴素中透露着大气!

【图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属原作者,并致谢意!欢迎各位朋友评论点赞,记得关注哟!】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