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驱蚊器对人体是无害的。超声波驱蚊器是一种环保的驱蚊产品,通过模拟蜻蜓或者雄蚊子翅膀拍动的频率以达到驱赶雌蚊子的效果,发出的声波只针对雌蚊子的特征频率,在人类能接受的范围内。
超声波驱蚊器是通过声波共振技术来实现驱蚊效果的,是一种物理方法,无任何化学残留物,对人完全无害。
超声波驱蚊器可以用于各种场所,家庭、旅馆、农场、办公楼、医院等都可以,安全无毒。
6月“科学”流言榜:声波可以驱蚊?
人民网北京7月1日电(赵竹青)由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的每月科学流言榜,6月共有5条流言上榜。
1. 声波可以驱蚊?
流言:
这个夏天流行的驱蚊手机软件和“声波驱蚊器”采用了声波驱蚊原理,具有较好的驱蚊效果。
真相:
蚊子翅膀震动频率约在每秒250到1000次范围内,具体频率与蚊子种类有关,不同种类蚊子的数值有一定差异。所以即使某一频段的声波确实能驱除某种蚊子,也不可能对所有的蚊子有效。
事实上,国外学者曾对三个不同频段的超声波驱蚊设备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这些设备都不能有效驱赶蚊子。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国家环境保护署曾对超声波驱虫产品进行过严格审查,结果都表明,没有证据证明这些设备有效。
至于所谓的能发出超声波的手机驱蚊APP软件,更是大笑话。这些APP软件根本不能释放超声波,驱蚊APP软件一直嗡嗡作响跟释放超声波完全不是一回事,绝大部分人的耳朵根本听不到超声波。退一万步,假设超声波电子驱蚊器真的有效,人们为了防蚊虫就得长时间接受超声波,而这对人体健康是非常有害的。至于手机发出的“嗡嗡”声,耳鼻喉科医生表示,人耳长时间处于这种单调声响下,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和生理不适,甚至导致耳鸣。
2. 能量饮料“提神抗疲劳”可随意饮用?
流言:
品种繁多的能量饮料不仅能解渴、补充体力,还能提神醒脑、让思维变得敏捷。
真相: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能量饮料品种很多,口感也不尽相同,但它们的配料却大体上相似,主要包括牛磺酸、维生素B6和B12、烟酰胺和*********等成分。其中,由于*********具有成瘾性,国家对于饮料中的用量是严格控制的。
其实,*********等物质介入后,大脑并没有真正得到“不再疲惫”的信号,而是荷尔蒙产生的肾上腺素大量分泌的结果——肾上腺素使我们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中的血流量提高,皮肤和内脏的血流量降低,引发肝脏向血液释放葡萄糖。
所以,民间对于能量饮料的争议和质疑从未停歇。并且,早在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曾发警告,能量饮料可能“危害公众健康”。
来自美国加州特拉维斯空军基地医疗中心的研究者通过比较同样含有320 毫克*********的一份能量饮料和一份咖啡饮料在人体中的变化发现,能量饮料对心脏电生理活动和血压的影响要更显著。此外,研究还显示,饮用两种饮料后,均会升高血压(收缩压),但饮用咖啡饮料者6小时后血压回复,而能量饮料却在6小时后还有“余威”,血压还有轻度升高。
由此显示,能量饮料含有的药用级*********和天然来源的额外*********,可能导致心率加速和血压上升,过量的*********还会导致涉及神经、消化和心血管等系统副作用。因此,不要把能量饮料当做普通的饮料来饮用,喝能量饮料还是要遵守“适度适量”的原则,有需要的时候依据个人身体情况适当饮用。此外,像少年儿童、孕妇、乳母等都不适宜饮用。
3. “安全香烟”真安全吗?
流言:
加长过滤嘴的“安全香烟”、低焦油含量的香烟、淡味香烟能够降低对人体的危害,烟民可以放心吸。
真相:
香烟燃烧时能产生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包括尼古丁、焦油等致癌物。而加长过滤嘴后,也不会减少致癌物如醛类、有机磷、多环芳烃、重金属元素等的产生,只能降低焦油含量。不仅如此,过滤嘴加长会导致香烟燃烧不完全,以致CO含量升高,对健康的危险加大。
“低焦油含量可以降低危害”这一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医学研究表明,吸低焦油香烟时,烟民往往会把烟雾吸入肺部深处,提升了患肺癌几率。因此,选择吸低焦油含量的香烟有点自欺欺人的意味,一点没有减小危害。
至于淡味香烟,其粒子相较于普通香烟要小许多,粒子小则更容易进入人的肺叶,可以想象,其危害性是不会小于普通香烟的。
这世界上是没有安全香烟的,吸烟有害健康,只有戒烟才是减少患病概率的根本办法。所以,珍爱健康,远离烟草。
4. 小龙虾携带多种寄生虫,易造成“哈夫病”?
流言:
由于小龙虾生活在污水里,所以携带很多寄生虫,食用可能导致包括“横纹肌溶解症”在内的多种疾病。
真相:
哈夫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症,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1924年欧洲第一次报道了这种疾病,1932年瑞典出现了类似病例,美国、巴西、日本等多个地区也都有过零散报道。在国内,南京曾经出现过一次案例。自2010年7月至9月,共有23位患者被确诊为哈夫病。其共同特点是:1.患者都食用了水产品,如淡水鲳鱼、三文鱼等;2.患者都出现了明显的乏力和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3.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的肌酸激酶明显升高。
至于哈夫病的具体原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患者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除此之外没有明显的规律。除了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出现过类似案例。
至于寄生虫,小龙虾的确可能携带寄生虫,但这也不是它的专利,其他水生生物同样可以携带,比如蛙、螺、贝、鱼、菱角等都可以。
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是彻底把食物做熟,尤其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龙虾。有些地方喜欢吃醉虾,这是有风险的,酒能杀菌但未必能杀死寄生虫。比较保险的做法是100度烧煮10分钟以上。
5. 痛风患者不能吃豆类?
流言:
大豆和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的嘌呤比较高,痛风病人不能吃。
真相:
如果仅看干大豆,干大豆的嘌呤含量的确不低,每100克干大豆中的嘌呤含量接近200毫克。不过跟真正的高嘌呤食物比起来,大豆中的嘌呤还是要低一些。比如动物内脏,常见的肝、腰、心、脑、胰脏等,这些食物中每百克的嘌呤含量一般都在200毫克以上,猪腰子超过300毫克,猪肝也接近300毫克。
而且我们一般很少直接吃干大豆,通常是做成豆浆、豆腐或煮熟了吃。在大豆浸泡吸水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嘌呤会溶到水中。而从大豆变成豆浆或者煮大豆,含水量也要大大增加,让100克豆制品中的嘌呤含量大大降低。比如豆腐,每100克中的嘌呤往往不到70毫克,而煮熟的大豆则不到50毫克。这个含量就不算很多了。
从当前研究来看,痛风患者是可以吃豆类的。2011年,有研究综述收集了6项流行病学调查,没有一项显示食用豆制品跟高尿酸或者痛风相关。在临床研究中,食用大豆蛋白会增加血浆中的尿酸,但增加量很小,并不具有临床上的关注价值。文章的结论是,以现有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证据而论,不支持“吃大豆制品会导致痛风”的传说。
实际上,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对痛风患者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目前有不少研究发现,植物蛋白还有助于降低尿酸风险。总体来说,痛风或者高尿酸人群可以吃豆腐、喝豆浆等豆制品,植物蛋白、蛋类和奶类是痛风患者获得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