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妹妹称呼为公主。在皇族直系的所有女嗣都是公主,比如皇帝的女儿、姐妹、姑姑、孙女、曾孙女等都可封为公主。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封号。一般是皇女位号,只有特殊情况下宗女才会被破格晋封为公主。
除皇女外,和亲的女性也会破例获封公主,唐代和亲公主的身份除了宗室女外,还有驸马和大臣的女儿。
现代“公主”常用来代称君主制的皇女或王女,比如日本的皇女,或欧洲君主的女性后代等。
古时帝王家的称谓
近几年,影视剧出现了许多的宫廷剧,令大众在娱乐的同时,又对古代皇家的认知涨了些知识。特别是剧中对皇家各种身份的称呼。那在古代,都是怎么称呼皇帝那一家子的呢。
帝王在始建社会时期,最高统治者可称“后”、“王”、“天子”。“后”、“王”之称谓源自原始社会。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称为“王”“天子”。汉代以后,“王”为皇族或功臣最高的封号。古代鲜卑、同纥、蒙古等少数民族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可汗”。从秦王赢政开始,把“皇”和“帝”连起来始称“皇帝”,为后世历代君王没用。臣下一般称皇帝为“皇上”、“陛下”、“万岁爷”、“天子”等 。
帝王之妻、母和祖母“皇后”是皇帝的正妻,春秋战国以前称“后”。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可汗”之妻称为“可敦”。嫔妃是皇帝诸妾的通称,嫔妃分为五级,由小至大,有美人、贵人、才人、昭仪、婕妤、贵妃、贵嫔等称号。“太上皇”是皇帝的父亲皇太后是皇帝的母亲,太皇太后是皇帝的祖母。
帝王之子女“皇子”是皇帝的儿子。皇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亦常 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称为“皇太子”或“太子”“东宫太子”。“皇太孙”是由皇帝册立的有皇位继承权之嗣孙。
“公主”是帝王、诸侯之女的称号,周代称“王姬”,战国时始称“公主”,汉代开始,专指皇帝之女。汉代皇帝之妹妹称为“长公主”,皇帝的姑母称“太长公主”,历代沿称,也有以“长”指排行的。“驸马”,是皇帝的女婿,从魏晋开始加封“驸马都尉”,清代称“额驸”。
经常清剧中看到的“格格”,其实在清代皇帝女儿不称“格格”,只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之女才称“格格”,依次为“和硕格格”、“多罗格格”、“囡山格格”、“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