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般称呼摄政王为皇叔。摄政王是地位比较高的大臣,一般由君主的亲族或戚族担任,代替或代表出国的、年幼的、生病的或神志不清的及不具备执政能力的君主行使国家领导权。
皇帝是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中国最早所谓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他统一中国后,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
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
他自称多尔衮后裔,被街坊笑称为“摄政王”,比慕容复高尚得多
最近看到篇文章,里面提到了一个人,名为爱新觉罗·州棠,自称多尔衮十世孙,五十多岁才认祖归宗。在香港尖沙咀开了家“八旗相馆”,一家人都穿着黄马褂。老婆被称为福晋,儿子则叫做阿哥。
关于他的文章不少,多数是嘲讽的意味。大清都亡了百多年了,他还沉浸在昔日的所谓荣光里。
(清朝人)
然而,我的观点却有不同。
其一,作为八旗后裔,他凭自己的本事吃饭,已经很厉害了。
我们知道,八旗兵善战。当年,他们在辽东时期就已归顺的范文程、尚可喜等文臣武将襄助下,入关逐鹿中原,最终取得天下。
作为有功之人,旗人从此养尊处优,按月领俸。有的继续入营为兵,有的干脆游手好闲,到了嘉庆道光年间,他们的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引起朝臣担忧。
嘉庆四年(1799),考科举时,被乾隆皇帝称为奇才的蒙古士子法士善(本名非此,这名是乾隆所赐),上书请让旗人到塞外屯田,被斥为擅变祖制,遭到降职。
1821年,体仁阁大学士伯麟忧旗人生活,提出了几项建议,虽然受到道光皇帝表扬,最终仍未能执行。
(辫子戏)
到宣统元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上书,建工厂,开农业讲习所,选数百旗人先学习,待熟练后分派各处,建房种田。108年后,法士善的想法,才终于在“龙兴之地”——试行。没错,试行而已。
清朝灭亡之后,八旗子弟们自谋生路,中间吃了多少苦,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感受最深。
所以,我觉得,州棠能够潜心研究摄影,被街坊们戏称为“摄政王”,保一家生活无忧,不是很好吗?
其二、他留辫子,穿黄马褂,只是习俗而已。
他虽自认多尔衮之后,但也没说自己是睿亲王,没有嚷嚷着要复国啥的,只是安安静静地做他的小老百姓。虽然不免在街上被围观,有时不免在网上发点照片,满足一下虚荣,但也没有大肆炒作啥的。
(慕容复)
慕容复,燕国都灭了六百多年了,他还想着复国呢。还为了复国,搅得腥风血雨呢。
比起慕容复来,他真是高尚了不少。他过自己的日子,又不害人,不该被嘲讽吧?
我不知道为何有人要嘲笑他的儿子是个傻子呢?难道是他留了辫子导致的吗?该同情才对啊。
为免侵权,我就不发他的照片了,网上一搜一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