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人棒槌多半表达这个人比较直,是傻瓜、白痴的意思。以前棒槌是一种清洗衣物的工具,由于其外表长长直直的,后来引申为人的脑筋比较直,形容人头脑简单,白痴呆傻的意思。
棒槌在形容人的时候多半为贬义,是用来骂人的词语。多数情况下都是形容一个人头脑简单,一根筋。如果在处理某一些事情上转不过弯,显得比较笨,就会被人形容是棒槌。
棒槌就是木棒,以前人们洗衣服的时候只用手搓不容易搓干净,就会借助棒槌拍打衣服,这样脏水就可以更快的流出去,让衣服洗得更干净。
棒槌是什么 为什么用来骂人
多年以前,赵丽蓉老师有个小品叫《打工奇遇》,里边有这样两句对唱的唱词——巩汉林:“别耍嘴呀!”,赵丽蓉:“我要是耍嘴我是个棒槌。”
估计,很多现在的人不太明白,赵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人怎么能是棒槌,棒槌又是什么东西呢?
在洗衣粉、洗衣液发明之前,人们洗衣服,只能用皂角等天然物品。皂角是树上长的,像是大号的豆角,里边也是一粒一粒的豆子。这样的东西要用来清晰衣服,必须砸碎成粉末状。我估计,棒槌最开始的用途,就是这样的。因为,在有石头有河流的地方,人们洗衣服是把衣服放在水边的石头上砸。平原上没有石头,不可能每个人洗衣服都带一块石头用。但是我小时候,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把棒槌,所以棒槌的用途,就值得仔细考究了。可惜,我写东西没有查资料的习惯,这个问题真的说不了太清楚。
那时候的棒槌,形状像个今天打棒球的球棒,只是形体小了一些,也像棒球棒那样,外表经过了打磨抛光。整体长度在三四十厘米,握把细一些,一般女人单手能握住。我没怎么见过我们这里用棒槌来洗衣服,大都是用来捶刚浆过的新布用。
为什么棒槌一词会被用来骂人?我想大概是两个原因:一是棒槌整体平直没有弯。在农村,直,绝对不是一个人的优点,而是跟“缺心眼儿、二百五”类似的意思。二是,前边说的缺心眼儿,说明棒槌是实心的。村里有一句歇后语: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直,而且没有窍,赋予了“棒槌”一词,缺心眼、二百五等等类似的意义。
现在,农村几乎都看不见棒槌,洗衣服也没什么人用了。自然,也不再有人骂人用棒槌这个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