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最开始是是为了祭祀河神,乞求丰收的节日,其出现的时间比屈原还早,只不过屈原的投江让人们更加记住了这一天,于是端午节就被流传为专门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的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重仪式来庆祝,如赛龙舟等。
端午节纪念的人不止屈原,在某些地区人们还会纪念其他人,如伍子胥,曹娥,孟姜女等,只不过屈原最出名。
学者胡适一直怀疑屈原存在的真实性,因为在司马迁的《史记》之前,史书上根本没有关于屈原的记载。
端午安康|纪念屈原的琴曲分享
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而后因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六月已至,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粽子、带香囊呢
粽叶鲜翠 艾草清香
再搭配几首琴曲 甚好
所以呢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了几首为纪念屈原所创的琴曲,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泽畔吟》(浙派琴家徐天明所作)根据史书所传屈原的故事创作而成,乐曲虽称不上是宏篇巨制,但却风格独特、短小精练,在同类琴曲中并不多见。《楚辞.渔父》中有:“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形容官吏被贬失意时所写的作品,后常把谪官失意时所写的作品称为“泽畔吟”。
《屈原问渡》(古琴曲)屈原被放逐后,为楚怀王不识其忠心而独自伤悲,故问渡焉,后即投汩罗而死。后人作此曲以悼念屈原。《屈原问渡》收录于《杏庄太音补遗》、《西麓堂琴统》、《太音传习》、《真传正宗琴谱》、《浙音释字琴谱》、《重修真传琴谱》、《新传理性元雅》、《新刊发明琴谱》、《琴谱合璧》等琴谱中。
《离骚》(古琴曲)中国古琴名曲,晚唐陈康士根据屈原同名抒情长诗《离骚》而作,乐曲古朴苍劲、深沉含蓄,抒发了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遭奸谗后的忧郁和苦闷,及思乡爱国的崇高感情。
全曲随情绪的起伏变化,采用了商、羽、宫、角调式交替的手法,使情调得到鲜明、生动的体现。《琴学初津》在《离骚》后记中,以“始则抑郁,继则豪爽”的评语,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此曲的情操和格调。
粽飘香,艾叶芳
大家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