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属于陕西省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洋县北倚秦岭,南俯巴山,东部为秦岭山脉向东南延伸的余脉和巴山向东北斜落的山丘交汇处,中部为汉江平坝地带东段。
洋县筹建的“全国朱鹮生态保护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是中国唯一获准筹建的有机产业示范区。
洋县属北亚热带内陆性季风气候,其境内野生动物众多,一级保持动物有6种,二级保护动物11种。
洋县社火,起源于元末明初明清最盛,以装哑剧的表现形式开展的一项传统民俗娱乐活动。
陕西这个县,既不以羊闻名,又没有海洋,却为何称为洋县?
在陕西洋县县城东,有一座墓,是东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的墓。蔡伦是湖南耒阳人,在洛阳做官,怎么会埋葬在洋县呢?
蔡伦墓祠
东汉和帝时期,年幼的蔡伦从家乡湖南来到了京城洛阳,做了一名小黄门,也就是太监。蔡伦从小就聪明过人,而且肯动脑子,好琢磨东西,深得和帝的喜爱。
就是这个喜欢琢磨的人,用破布、渔网等东西制造出了非常轻便又易于书写的纸。蔡伦将他发明的纸献给汉和帝。和帝看了龙颜大悦,让他全权管理全国的造纸事务。
蔡伦心想这些破布、渔网等材料虽然便宜,但是数量很有限。如果能找到更为可靠的替代材料,就可以大规模推广造纸术了。为此他开始在全国各地巡游,寻找造纸的材料。
他一路西行,来到了陕西的地界,到达秦岭巴山之间,他看到这里山清水秀,河道纵横,漫山遍野都是楮(chǔ)树。蔡伦就以楮树皮做实验,结果造出的纸又光滑又洁白。为此他十分高兴,决定在这里设立全国最大的造纸作坊。
打定主意后,蔡伦便动员人们在这里建立房舍,加工造纸的工具,一切准备就绪后,将自己计划上书汉和帝,说要在这里建一个大型的造纸作坊。汉和帝对蔡伦十分信任,拨给大量的金钱供他使用。
洋县人用古法造纸
第二年春天,造纸作坊便开始运转了。蔡伦雇了许多当地人,亲自教他们造纸的方法。方圆几十里地的山民,因此放下手中的农具,加入造纸大军之中,有的人种楮树,有的人剥树皮,有的人挖池子,人们来来往往,昔日荒僻之地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待加工出纸张后,山岗上、墙壁上、苇席上、河滩边,到处都晒着白花花的纸张。
有一天,突然起风了,将这些晾晒的纸张吹得漫山遍野的都是,远远望去,青翠的草地上,出现一片一片的白色,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羊群呢。于是这以后晾晒纸张,就被称为了“晒羊”,而晾晒纸张的地方就称作“羊地”。
蔡伦因为在羊地造纸有功,死后便葬在这里。
这个地方一直到唐朝时期,名字仍叫羊地,但早已经没了往日晒纸盛况。唐玄宗在位期间将羊地改为了羊州。许多人觉得当地其实没有多少羊,叫羊州有点名不副实,于是便将“羊”改为了“洋”,这个地方就叫洋州。
朱元璋在位期间,将洋州为洋县,这便是今天陕西洋县的来历了。
洋县用水稻“种”出蔡伦造纸的图案
如今的洋县是陕西省汉中市辖下的一个县,这里仍有一些人用着一千多年前蔡伦用过的方法造纸。县里的蔡伦墓和蔡伦纸文化博物馆,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洋县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