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线可以防雷,高大建筑物、各类通信系统都会安装防雷击接地系统,遇到雷雨天气时,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能避免电器被损坏。也可以保护人身安全,静电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电荷,地线可以把电流引到地面,从而保障人体的生命安全。
地线是在电系统或电子设备中,接大地、接外壳或接参考电位为零的导线。
一般电器上,地线接在外壳上,以防电器因内部绝缘破坏外壳带电而引起的触电事故。
地线是接地装置的简称。地线又分为工作接地和安全性接地。为防止人们在使用家电及办公等电子设备时发生触电事故而采取的保护接地, 就是一种安全性接地护线。
中国12.4万公里世界第二的铁路,源头就在这里!
12.4万公里——这是目前中国铁路总里程的长度,在规模上仅次于美国,排在世界第二位。而若说到高铁,那今天的中国就可谓独步天下了,随着杭黄高铁在12月25日开通运营,中国的高铁里程在2018年底达到2.9万公里,这个长度比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和地区加起来,还要多2倍!
可你知道,如今可谓逆天的中国铁路,起源的源头在哪里吗?
并不是很多人印象中詹天佑修建的京张铁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就在河北唐山,光绪5年(1879年)开建,次年建成,这是一条自唐山至胥各庄的运煤铁路,约7.5公里。
如今,在当年的中国铁路起步的地方,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旁边的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就是为了纪念这条来之不易的铁路而设。唐山可谓中国近代工业起步之地,有了第一条铁路,自然这里也是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的发祥地——这台机车被外国工程师命名为“中国火箭”(Rocket of China),而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龙号”机车。
在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里,陈列着当年中国早期的铁路的珍贵照片,以及那些为之奋斗和付出了努力的人们,唐廷枢、李鸿章……中国近代史赫赫有名的人物有不少都出现在了这里的群像雕刻里。
而在博物馆中一座展示中国早期唐山一带铁路网点的大型模型里,还能看见那些中西合璧的铁路站点建筑——早期的中国火车站,曾深受欧美风格影响。
各个年代已经退役的火车机车静静地停在博物馆外的铁道上,夕阳西下,阳光洒在机车钢铁的躯体上。中国的铁路事业,100多年前在这蹒跚起步,百年光阴荏苒,终于在今天成长为傲视群雄的庞然大物,这背后,是一代代中国铁路人的坚持、奉献,乃至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