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吸入、食入、皮肤接触。当有害的化学品进入到人体后,有可能会引起人体皮肤、呼吸道等一些疾病,严重的还会危及性命,在使用化学品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吸入是化学品进入人体最主要的途径,90%的工业毒物都是通过这种途径进入人体的,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后会直接攻击人体器官。
如果误食了化学品,应该及时采取相应行动将化学品排出,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在使用化学品的时候,如果皮肤裸露在外面,化学品可以通过皮肤入侵到人体。
2021注安《技术》第五章高频考点30个,考前必须过一遍
第一节 危险化学品安全的基础知识
一、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及类别划分
(二)化学品危险性类别的划分★★
(1)按物理危险分类:爆炸、易燃、氧化、压力、自反应、自燃、自热、遇水、过氧化物、金属腐蚀等16类。
(2)按健康危险分类:毒性、皮肤、眼、呼吸、生殖、癌、器官、吸入、皮肤腐蚀等10 类。
(3)按环境危险分类: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水生环境——慢性;危害臭氧层。
二、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
四、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内容要求★★
(一)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是化学品安全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各流程的技术指导文件、安全教育内容。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
第二节 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类型和过程一、燃烧爆炸的分类★
(一)简单分解爆炸
爆炸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
如乙炔银、叠氮铅。乙炔、环氧乙烷等。
(二)复杂分解爆炸
危险性稍低。爆炸伴有燃烧,氧由本身分解产生。
如梯恩梯、*********。
(三)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可燃性气体、蒸气、雾滴及粉尘与空气混合爆炸。是带有冲击力的快速燃烧。
二、燃烧爆炸过程★
(三)粉尘爆炸
金属粉尘、煤粉、塑料粉尘、有机物粉尘、纤维粉尘及农副产品谷物面粉等都可能造成粉尘爆炸事故。
(四)蒸气云爆炸
可燃气体燃烧速度太低,仅仅会发生层流燃烧。紊流与燃烧速率相互影响,发生爆炸。
第三节 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事故的危害一、高温的破坏作用
燃烧和灼烫。
二、爆炸的破坏作用★
(一)爆炸碎片的破坏作用
碎片飞散范围在100~500m。
(二)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冲击波波阵面超压在 20~30kPa,砖木破坏。
超压在100kPa,除钢筋混凝土,其余全部破坏。
三、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
燃烧释放出有毒气体和烟雾。
第四节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控制和防护措施一、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
(一)替代(A取代B,将B的危害消除)
用甲苯替代苯,用脂肪烃替代芳烃等。
(二)变更工艺(A取代了B,将C的危害消除)
乙炔制乙醛,汞做催化剂。乙烯制乙醛,不需用汞。
(三)隔离
避免人员直接暴露。设备完全封闭。
另一种,把生产设备与操作室隔离开。就是把生产设备的管线阀门、电控开关隔离在操作室内。
(四)通风
通风分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两种。
点式扩散源,使用局部排风。
面式扩散源,使用全面通风,亦称稀释通风。
局部排风是把污染源罩起来,风量小,经济有效,便于净化回收。
全面通风是污染物稀释到安全浓度以下,风量大,不能净化回收。全面通风不是消除污染物,仅适合于低毒场所,不适合污染物量大场所。
二、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
(一)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
①替代;②密闭;③惰性气体保护;④通风置换;⑤安全监测及联锁。
(二)消除点火源
点火源有明火、高温表面、冲击、摩擦、自燃、发热、电气火花、静电火花、化学反应热、光线照射等。
(三)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
阻火装置、防爆泄压装置及防火防爆分隔。
第五节 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与包装安全技术一、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基本要求★★
(2)公安部门批准仓库。
(3)*********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5)同一区域贮存多种不同级别危险化学品,应按最高等级标志。
(6)储存方式: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分离储存。
(7)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储存。
(8)严禁明火。
三、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技术与要求★★
(1)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和押运人员。
(2)托运人手续齐全。
(3)不得与普通货物混合堆放。
(5)装卸前,应进行的通风和清扫;剧毒物品,卸车(船)后必须洗刷干净。
(6)禁忌物料不得混运;
禁止用电瓶车、翻斗车、铲车、自行车等运输*********品。
禁止用叉车、铲车、翻斗车搬运易燃、易爆液化气体等危险物品。
没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时,不得用铁底板车及汽车挂车,运输强氧化剂、爆炸品及用铁桶包装的一级易燃液体。
(6)液化气体和易燃液体,防晒;
放射性物品应用专用运输搬运车和抬架搬运,负荷降低25%;
遇水燃烧物品及有毒物品,禁止用小型机帆船、小木船和水泥船承运。
(8)按指定的路线、时间、速度行驶。
(9)易燃、易爆,排气管应装隔热和熄灭火星装置,导静电橡胶拖地带。
(11)禁止利用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运输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应经始发地或目的地的县级公安机关申请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
(12)驾驶人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申报人员、集装箱现场检查人员,应当取得从业资格。
四、危险化学品包装安全要求★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12463)把危险货物包装分成 3类:
(1)Ⅰ类包装:适用内装危险性较大的货物。
(2)Ⅱ类包装:适用内装危险性中等的货物。
(3)Ⅲ类包装:适用内装危险性较小的货物。
第七节 泄漏控制与销毁处置技术一、泄漏处理及火灾控制★★
(一)泄漏处理
(1)截止阀切断泄漏源,在线堵漏、安全释放。
(2)泄漏物覆盖、收容、稀释、处理。
(3)【液氨泄漏现场应急处置】
①立刻启动应急预案。检查、处置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首先检查泄漏状况,关闭相关阀门。
②疏散人员设置警戒标志,交通管制,疏散群众。
③现场处置人员启动喷淋设施,迅速切换氨区排水方式,将废水排入事故池。
④泄漏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并根据事故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救援力量求助。
(二)火灾控制
2.几种特殊化学品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二、废弃物销毁★★★
第八节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一、毒性危险化学品★
(一)毒性危险化学品侵入人体的途径
1.呼吸道:进入人体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呼吸道。浓度越高,吸收越快。
2.皮肤:水、脂皆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
3.消化道:手染,误食。
一、毒性危险化学品★
1.刺激
皮肤炎症;眼睛不适。
二氧化硫、******、石棉尘会引起气管和肺部刺激。
2.过敏
症状不一定在接触的部位出现。
甲苯、聚氨酯、福尔马林过敏会引起职业性哮喘。
3.窒息
4.******和昏迷
乙醇、丙醇、******有类似醉酒的作用。
5.中毒
肝脏净化血液中的有毒性物质。
酒精、氯仿、引起肝硬化。
重金属和卤代烃对肾有毒性,如汞、铅、氯仿。
长期接触有机溶剂会引起疲劳、失眠、头痛、恶心,更严重的将导致运动神经障碍、瘫痪、感觉神经障碍。
接触二硫化碳,可引起精神紊乱(精神病)。
6.致癌
①石棉导致肺癌;
④石油产品等引起皮肤癌;
⑥苯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7.致畸
水银和有机溶剂可能干扰正常的细胞分裂过程。
9.尘肺
肺的换气功能下降,不可逆的。
石棉、煤粉引起尘肺病。
四、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