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龙眼寄快递是不会坏的。龙眼的保质期比较长,通常在5-7天。用快递寄龙眼的时候,建议选择泡沫箱子,泡沫箱子体积较轻,密封性好,能够有效防止邮寄过程中的碰撞损坏。
龙眼种植分布于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龙眼喜温暖湿润气候,能忍受短期霜冻。
龙眼含有糖、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泸州龙眼市场价1元/斤!产量没有大增,为何还低价?
龙眼1元/斤?
目前,泸州桂圆大量上市,在各商超市、农贸市场、水果店,都能买到品质尚好却价格便宜的桂圆,最低每斤仅卖1元左右。
笔者从泸州市农业局了解到,今年泸州桂圆又迎来一个丰产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桂圆产量约7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
泸州龙眼(图源:泸州新闻网)
现象:快递费远超桂圆价值
笔者走访市内多处销售点了解到,路边零售摊点桂圆价格多为1.5元-3元/斤,水果商店则为2元8元/斤。
市民李先生在大山坪某水果店买了10箱桂圆,分别快递至昆明、成都、重庆、宜宾、赤水等地,加上包装盒,每箱桂圆价格不到40元。然而将1箱桂圆寄到昆明费用却要60多元,已经远远超出桂圆的价值。
“今年的桂圆确实太便宜了,买回家吃的,最低1.5元/斤,完全是‘白菜价’。”李先生说,桂圆是泸州特产,外地朋友很喜欢,3元以下的自己吃还可以,送人的还是要选品相好点的,水果店老板喊价4元,一次买了上100斤。
泸州桂圆并未大幅增产,为何价格会如此便宜呢?请看调查。
据泸州市经济作物站副站长李小孟介绍,2007年前,全市桂圆种植面积约11万亩,几乎都是本地桂圆;目前全市桂圆种植面积约29.9万亩,新增种植品种多数为蜀冠、泸丰等,成熟期与本地桂圆相近。虽然近年来致力于调整品种结构,新增晚熟优良品种约0.9万亩,但只占总量的约1/30。
此外,由于天气的原因,今年成熟期较往年提前了近10天,均为8月中下旬上市,且这段时间泸州天气较热。也就是说,全市有6万多吨桂圆在较短时间内集中上市。与此同时,泸州深加工企业发展滞后,目前泸州桂圆供应量与企业生产能力形成了强烈的落差。
据泸州市农科院中级农艺师、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泸州试验站团队成员丁晓波介绍,由于今年春季温度高,再加上部分农户种植技术跟不上, 管理不到位,导致果实偏小,自然会影响价格。
虽说果实偏小,但产量却未减少。江阳区黄舣镇龙头铺村泰红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太洪告诉笔者,今年该专合社预计将销售精品桂圆5万斤左右,而实际上当地桂圆产量超过10万斤。
李太洪表示,精品桂圆在正常情况下批发价格不低于3.5元/斤,这个价格并不高,“由于天气较热, 人工成本上升,这里面还包括了每斤不低于1元的采摘人工费”。以批发价为1.5元/斤的桂圆为例,除去人工成本后已所剩无几。
在石马沟农贸市场一家水果店内,老板正忙着给顾客计重、装箱、填写快递信息。据该老板介绍,自桂圆上市以后,快递公司每日都会固定时间上门收件。
老板说,桂圆有“三天变色,四天变味,五天腐坏”的说法,在常温下一般仅可保存三四天,因此邮寄也不宜太远,且由于最近天气较热,没卖出的桂圆还必须让它透气,否则还将缩短保质期。
笔者在泸州市中医院附近水果店看到,店内正售卖苹果、葡萄、香蕉、火龙果等水果,却没有见到这段时间泸州正在热销的桂圆。老板告诉笔者,现在桂圆太便宜了,很多路边零售摊点的价格低于水果市场的批发价,根本没有利润空间,“如果去批发品质好的,价格高了又卖不出去,干脆不卖了”。
怎么办?
丁晓波告诉笔者,尽管目前泸州龙眼种植数量并不少,但优质龙眼所占比例太小,不同成熟期龙眼比例不合理,导致价格不理想,效益低。现在急需调结构、促效益。
丁晓波认为,要想提高桂圆的价格,首先要改良品种,提高种植水平,提升桂圆品质。普通桂圆个头较小,而新品种个头大,外形漂亮,果肉厚,味道甜美。据丁晓波介绍,与荔枝相比,泸州桂圆品种结构调整(优新品种引进)起步较晚,通过近6年的引种试验,已经筛选出一批适宜在泸州地区发展的优新桂圆品种,如凤梨穗、古山2号、立冬本、松风本、高宝等品种。这几年主要在筛选适宜的品种,并进行引种试验,目前优新品种推广面积并不大,共1万亩左右,今后将逐渐在全市推广。
其次,加快全市优新品种高换步伐,换种晚熟的优良品种,与本土桂圆错峰上市。据丁晓波介绍,目前泸州主推的低位嫁接技术,有利于树冠恢复和矮化树形的培养,尽管优新品种因面积不大,而且新嫁接的还没完全投产,目前产量还很低,但销售价格较好。
泸县云龙镇科裕果业专业合作社在销售方面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今年桂圆上市以来,科裕果业加强了与泸县电子商务的合作,以该镇产量最大的英雄村为中心,将品质最好的桂圆通过电商渠道销售,以较高的价格带动周边果农迅速将桂圆卖出去。
“去年我们最高卖到7元/斤,今年我们一开始通过电商卖的是8元/斤,由于现在已经快卖完了,价格提高到10元/斤。”科裕果业理事长武万琼说。截至目前,该镇共售出桂圆约500吨,电商销量由去年约30%提高到40%左右,销售已进入尾声。
《泸州市精品果业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5)》明确提出,泸州将引进筛选新品种,实现龙眼果园良种化。具体做法是,依靠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泸州综合试验站,国家晚熟龙眼种质资源圃建设项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扎实开展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引进、试验和示范工作,对低产果园实施高接换种,逐步减少中熟品种数量,优化中、晚熟品种比例;将普通品种高接换种为优质品种,减少劣质品种的比例。同时,实施产学研结合,开发有市场前景的龙眼深加工新产品,改进龙眼干、肉,龙眼罐头等传统产品工艺,打造龙眼酒及果酱、果泥、果冻、果糕等系列新产品,深度挖掘龙眼加工利用价值。引入适合保鲜的内外包装,加强冷藏、储运、保鲜设施建设,打造“泸州桂圆” 鲜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