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方言口头禅有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黑趋妈恐:形容光线很暗,没有光亮的地方,还微微含有那么一点恐惧的心情在这儿;
2、正南齐北:形容很正式的深情,不开玩笑的一种较认真的表情;
3、惊疯豁扯:形容一惊一乍的非正常的亢奋吃惊反应;
4、干精火旺:形容人精瘦却很有精神,以上火的脾气;
5、扯谎俩白:形容撒谎不眨眼,不说真话;
6、装疯迷窍:和装疯卖傻意思相近;
7、雷翻阵仗:形容听到的很大分贝的响动,就像天上雷公打仗一样乱糟;
8、清醒白醒:形容完全是出于清醒状态的描述等;
9、鬼眉日眼:鬼头鬼脑,也可指机灵、聪明,多指某人的行为很奇怪,很怪异,稀里糊涂,不可理喻。有着浓郁的山城文化。而且形容得很恰如其分,十分准确;
10、正南齐北:负责任的告诉你。我正南齐北的给你说:你娃确实喝多了!另外,正南齐北是一个重庆生活实用平台,记录山城的点滴,重庆人,在重庆,侃生活,聊美食,扫路痴,摆龙门阵;
11、干斤斤,瘦离(lia)壳:瘦的很。比如:看你的样子嘛,干斤斤,瘦离(lia)壳(ko)的,还不多吃点嘎嘎(肉);
12、灯儿晃:整天游手好闲不做事的行为;
13、戳锅漏:重庆话里形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
14、吃皮:皮在重庆话中有钞票的含义,吃皮就是暗喻赚钱;
15、千翻:调皮、顽皮、淘气、捣蛋;
16、搭巴壁:厚起脸皮占别人便宜;
17、登独:重庆过去形容长的帅气的年轻男人的专用词,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帅哥;
18、老汉:父亲;
19、老壳:脑袋瓜子;
20、一哈:全部,一起,一块。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重庆妈妈的10句统一口头禅!内容过于真实,建议反复观看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母亲节来临
蓦然回首
这些年,
老妈才是顶级的段子手!
从“妈见爱”(妈妈见你很欢喜)
到“妈见打”(妈妈一见你就打)
这些让人啼笑皆非
又无比真实的“金句”
在每个重庆崽儿的记忆中
不能说有点相像
只能说一模一样~
↑ 在川渝地区的方言里,子女不论男女长幼,父母疼爱,都会喊“幺儿”。
情景再现▼
“妈,吃了饭我可以看哈电视不?”
“幺儿乖,先把作业做了来。”
↑ 在妈妈眼中,娃儿穿得再多都是“薄飞飞儿”。
情景再现▼
“勒个天哪里冷嘛~”
“棉毛裤穿起不安逸唛?你看别个那些娃儿,两件两件的拢起!”
↑ 至今都没明白锅儿是不是铁打的,反正只要一犯错,重庆娃儿绝对会听到这么一个说法……
情景再现▼
“妈,放了暑假我想和同学出去耍。”
“耍嘛,跳起脚脚耍,等你毕业了,才晓得锅儿是铁打的。”
↑ 对于自己的身份,妈妈有时候是拒绝的。她一会儿自称保姆,一会儿又说“我认不到你”,总之,她变幻莫测。
情景再现▼
“妈,帮我舀碗饭”“妈,给我找下钥匙”“妈,……”
“还有啥子需要我这个保姆做的没得?”
↑ 当你向母亲索要“超出预期”的东西时,她大部分回答都会伴随着“一个白眼”。
情景再现▼
“妈,我想买个iPhone4。”
“给你买个iPhone4?我还给你买个iPhone8哟!”
↑ 这边不建议妈妈再说“数到3”。因为有一天突然发现,这个123不止对我有用,对爸爸也非常有效。
情景再现▼
不按时吃饭,“1~2——”
不起床,“1~2——你信不信我马上数到3!”
↑ 高兴到极致的虚拟场景,常用于“如果你考了XX分”“如果你像隔壁那个娃儿恁个懂事”等句式。
情景再现▼
“上周的卷子,老师要喊家长签个字。”
“你说坐同样的教室,同样的老师来教,为啥子差那么多?你要是考了100,我睡着了都要笑醒!”
↑ 并非生理上的“耳朵生病”,耷(da)起=你说啥子我都听不到。
情景再现▼
拖延症,“你的狗窝好久收拾?耳朵又耷起了。”
吃饭耍手机,“说了你好多回,耳朵一耷起!”
↑ 衣服上的流苏、带带儿,裤儿上的破洞,还有那些blingbling的水钻……妈妈看了甩脑壳得很。
情景再现▼
“这个夏天不买衣服了,等我减了肥再说。”
“我劝你早点把你那些花里胡哨、巾巾吊吊的衣服裤儿一起甩了。”
↑ 这句话已演变成一个网络梗,通常代表强烈拒绝、抗拒的意思,附带一种满满的傲娇感!
情景再现▼
“妈,我们一路去逛gai(花钱)嘛。”
“走开点,莫挨我。”
……
读书,毕业,工作,结婚
你和妈妈分开住了
一段时间不见
你觉得自己明明还是老样子
可妈妈却能察觉到你的变化
瘦了
累了
有压力了
所以,老妈说得最多的,其实都是这些话——
下班了吗?忙不忙嘛?
吃饭了吗?少吃点外卖。
年纪轻轻,不要熬夜。
降温了哟,多穿点哈。
……
上游新闻编辑 程果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