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不脆可能是保存不当造成的。爆米花是用玉米、酥油、糖等放进爆米花的机器里做成的膨化食品。爆米花易受潮,受潮后会丢失酥脆可口的新鲜口感,因此爆米花不宜保存太久,最好趁新鲜吃。如需储存,建议放在通风干燥处,防止受潮。
将适量的玉米(或大米)放入爆米花锅中,封好顶盖,把爆米花锅放在火炉上不断转动,使之均匀受热,即可爆出爆米花。
加热的过程中,当锅内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米粒会逐渐变软,米粒的大部分水分变成水蒸气。由于温度较高,水蒸气压强大,因而使已变软的米粒膨胀。
孩童记忆,不一样的味道
说起春节,我觉得我们小的时候,70年代的新年过得有意义。
寒假一放假,家里就给我们安排好了任务。买粉条,买豆腐,买酒,买烟,不管买什么,都是凭票,而且买哪样东西,不排一上午的队你是买不到的。父母都是双职工,一周就休一天,自然这些任务就全落到我们孩子身上。
我记得因为是凭票购买,烟,酒啊都是指定的一两种东西,酒是竹叶青,烟好像是大重九和荷花烟,过年串门,家家准备的东西都差不多。虽然东西比较匮乏,大冷天我们天天排着长队,今天买花生,明天买黑古巴糖,但孩子们盼着过年的高兴劲儿真是无法形容的。
到了腊月二十八九了,东西都准备的差不多了,蹦爆米花的就来了。这是因为一是蹦的早了,爆米花就不脆了,再一个是,玉米粒都是粮食,蹦的早了,还没等到过年就吃完了。家长肯定不干。
家庭条件好的点的不光蹦一锅玉米花,还要蹦一锅大米花,锅里再放些粉条,随着嘭的一声巨响,爆米花的香气远远地飘了过来。抓一把蹦熟的粉条放在嘴里,香香的,脆脆的粉条慢慢的融化在口腔中。
你看吧,尤其是二十九那天,从早上到晚上八九点,师傅就没闲着,这边师傅手紧摇着炉子,后面一个脸盆挨着一个脸盆排着队。尤其是到了晚上,红红的炉火映着孩子们期盼的脸庞,映着一盆盆刚出锅的爆米花,那种快乐的心情是当今孩子们体会不到的。
到了年三十早晨,妈妈一般会给我们炸小果子吃。因为当时粮食定量,粗粮多于细粮,只有过年了,才敢敞开了吃,我们几个孩子吃的顶着嗓子眼了,这才罢了。
下午,我们姐几个都换上漂亮的新衣服,左兜里装满花生,右兜里装着糖块。一个胡同的孩子聚在一起,吃着玩着。盼着晚上的年夜饭,盼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现在想想,好有意思啊,当时虽然穷,但是孩童时代,无忧无虑。一天过得乐乐呵呵的。同样是过年,反倒感觉小时得过年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