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伟大的中华民族。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占全部人口的91.51%,其他还有55个民族,占8.49%。
“中国民族”的概念是在1901年梁启超首次提出的,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1902年梁启超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有两个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以及分布范围广,我国少数民族主要集中于西部及边疆地区。
应知应会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六)
51.关于文化认同,*********总书记强调了什么?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52.2017年,*********总书记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题词内容是什么?
“建设亮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
53.什么是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54.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最管用的是什么?
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
55.我们伟大祖国历史前进的主旋律是什么?
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56.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57.民族平等政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利益和平等权利给予特殊照顾;各民族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58.为什么说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
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依据和手段,协调民族关系的规范和准绳。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事实证明,我们党的这些民族政策完全符合我国国情,是正确和行之有效的,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是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
59.公民的基本义务中第一项是什么?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60.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强调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共同性,把各族群众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上来,努力实现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充分展现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