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几年颁发一次

人气:368 ℃/2023-07-06 09:08:45

诺贝尔奖一年颁发一次。诺贝尔奖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颁奖典礼在每年的12月10日举行,即在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举行,诺贝尔奖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证书以及一笔奖金。

诺贝尔奖的甄选委员会通常会在每年的10月便公布得主,12月10日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由国王举行授奖仪式。

诺贝尔奖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文学奖、经济学奖,旨在表彰在这些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人。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在1968年由瑞典中央银行设立的,用于表彰在经济学领域杰出贡献的人。

中国两个不被承认的诺贝尔奖

遗憾!20世纪中国5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1次蒙冤3次生不逢时

诺贝尔奖是从1901年开始颁发,从那时起就不断有重大发明出现,有些足以改变和影响整个世界,但是我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却很少。其实在20世纪,我国就有3位物理学家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但是都遗憾错过,这三位物理学家便是吴有训、赵忠尧、王淦昌。

首先是吴有训,大家一定都知道“康普顿效应”,这是物理学界的一个重要发现,但当时这个发现并没有得到物理学界的广泛承认,因为康普顿的发现没有重要的实验证据的支撑,因此大家都持观望态度。当时吴有训就师从康普顿,他用15种不同的样品材料进行X射线的散射实验,几近完美地解释了康普顿理论,无论是精密度还是可靠性都无可挑剔。

吴有训实验得到的石墨散射谱被收录进康普顿的著作中,作为实验的重要证据。后来康普顿本人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吴有训当时却已经回国,并且他没什么名气,因此压根就没有被提名,事实上,他参与了康普顿效应中期以后大量的实验验证工作,康普顿将他引以为自己最自豪的两个学生之一,他完全有资格可以同导师共同分享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二位是赵忠尧。赵忠尧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的时候,在实验中发现一异常现象,一种名为硬伽马射线在通过铅的散射时出现异常,并未按照已知规律进行散射,他在《物理学评论》上发表了这一重要发现,如果属真,则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但是,一位在德国的女物理学家,在文献中报告了她的实验结果,与赵忠尧的不同,引起了争议,出于谨慎,便没有将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他,但是事后证明,女物理学家是由于设备灵敏度不够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两年后,一位美国物理学家安德逊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物理学奖因此被授予了他。赵忠尧蒙受了巨大的冤屈,这件事也成为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一大遗憾。

第三位是王淦昌。王淦昌是我国“两弹之父”,当年作为实验助手进行实验时,敏锐地发现奇怪的现象,建议用“云雾室”重新进行实验,屡屡遭到拒绝,后来一位青年学者查威克利用“云雾室”重新进行实验,发现了中子,并获得诺贝尔奖;抗战时期,他通过阅读国外文献,发现国外科学家都在为俘获中微子苦恼不已,他创造性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但因为中国没有设备,只好发表一种构想,结果被美国物理学家看到进行实验,最后获得诺贝尔奖;后来王淦昌在前苏联工作的时候,发现一种新的带负电超子,可惜的是中苏两国关系恶化,再次失去了该机会。王淦昌实在是物理学界的天才,可惜的是生不逢时,只能提出理论,但没有实验证据的支撑,诺贝尔奖是不可能承认的,令人惋惜。

这三位科学家虽然没有得到诺贝尔奖,却是实实在在地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功绩不容否定,他们的成绩和成果也将被永远地载入史册,为人们所铭记。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