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大规模发掘的史前聚落遗址是哈民忙哈遗址。哈民忙哈遗址是位于通辽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镇东偏南约30公里、南距通辽市约60公里的史前聚落遗址,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在内蒙古乃至东北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一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
哈民忙哈遗址介于西辽河及其支流新开河之间,地处西辽河平原东部、科尔沁沙地腹地,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
经过两年的考古发掘,共清理出房址43座、墓葬6座、灰坑33座、环壕1条,清理面积达4000余平米。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等遗物近千余件。
中国考古百年|带你回顾半坡遗址的发掘
作者:贺卫良
半坡遗址的考古发掘在中国考古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将陕西列为开展考古工作的重点区域。1951年初春,苏秉琦先生带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调查发掘团来陕西进行考古调查,石兴邦先生为成员之一。调查团主要在西安南郊丰镐一带进行调查和试掘,在工作结束前曾到西安东郊做了短期的调查工作。
图1 半坡遗址远景 石兴邦1953年拍摄
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队在西安市东郊发现半坡遗址。同年9月,石兴邦先生和吴汝祚先生二人以陕西省考古调查发掘团的名义来陕复查,选择可以作为典型发掘的遗址和墓葬区。半坡遗址和米家崖遗址内涵丰富,被列入典型发掘之列。1954年秋至1957年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对半坡遗址进行了五次考古发掘,发掘工作由石兴邦先生负责。
图2 半坡遗址发掘领队石兴邦先生
第一次发掘开始于1954年9月,第三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的一百多名学员,在这里进行了两个星期的实习发掘。提到“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不得不多说几句。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随着各地基本建设的开展,无意中出土的大量文物,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清理和保护,以致遭受破坏。为尽快培养一批具有基本田野文物考古知识、掌握文物政策法令、能够对文物现场及文物进行保护的专业人员,文化部文化事业管理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历史系于1952年至1955年联合举办了四期“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每期三个月,四期学员总数369人,这后来被称为考古界的“黄埔四期”。1954年7月,第三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开班,9月底开始进行田野实习,地点选定在西安东郊的基建区。石兴邦先生参加了训练班,负责田野实习课程的讲课和实习总辅导的任务。训练班在半坡遗址实习结束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参加训练班的陕西学员等继续发掘,至12月停工,共发掘600平方米。
图3 半坡遗址发掘场景
第二次在1955年夏天,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部分人员参加,为时约两个月。主要发掘墓葬和部分居住区,发掘面积5000多平方米。第三次是在1955年秋季,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5位学生做了两个半月的实习。发掘面积1000多平方米,并清理了以前未完成的部分。第四次是1956年春季,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继续发掘上次未完成的部分,开始有计划地发掘居址外围的大围沟,并配合建立半坡博物馆进行机动的发掘工作。第五次在1957年春季和夏季,主要工作是探查遗址的范围,并发掘遗址东南部分的边缘和大围沟。
图4 发掘1号大房屋
半坡遗址的考古发掘延续三年之久,总计发掘面积约10000平方米。由于采取大面积揭露和仔细研究分析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收获颇丰。通过发掘,发现了环壕、房屋、窖穴、陶窑、墓葬等丰富的遗迹,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上万件,认识了包含居住区、制陶区、墓葬区的聚落区划,从而确认这是一处总面积约50000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这一发现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友人和附近群众等多次前来发掘现场参观。
图5 1956年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参观半坡遗址发掘现场
图6 附近群众参观半坡遗址发掘现场
半坡遗址的这五次发掘,先后参加发掘工作的将近200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日后成为杰出的考古学家。根据参与发掘者回忆和相关资料记述,我们整理出了目前已知参加过半坡遗址发掘的人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子华 王玉清 王世民 王世昌 王克林 王镇江 尹绍祖 牛永禄 方酉生 石兴邦 叶小燕 白万玉 刘观民 李仰松 阳吉昌 吴汝祚 余万民 张子波 张云鹏 张忠培 张彦煌 张森水 陈作良 何修颐 杨天才 杨正兴 杨建芳 杭德洲 屈发忠 屈鸿钧 金学山 胡谦盈 俞伟超 祝广祺 郑笑梅 耿引曾 郝树屏 徐元邦 徐锡台 高 明 唐金裕 唐荣芳 黄石林 黄景略 裴文中 魏树勋 魏效祖
图7 第三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开学典礼纪念
半坡遗址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发掘的史前遗址,在中国史前考古学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对此,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魏京武先生在《半坡遗址发掘在中国史前考古学的意义》一文中做了如下总结:
1
半坡遗址的发掘,是我国史前考古学史上第一次大面积揭露史前聚落遗址。
2
半坡遗址的发掘和研究,确立了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这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研究的开端。
3
半坡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开创了我国聚落考古学的尝试。
4
半坡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开创了我国环境考古学研究的尝试。
5
半坡遗址发掘的研究成果,就是《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这本发掘报告,开创了我国史前考古发掘报告编写的基本模式。
6
半坡遗址的发掘为我国考古界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考古学家。
作者单位:西安半坡博物馆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